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薪火相传一甲子 继往开来续辉煌

2017-01-03 14:17:5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一甲子弹指一挥间,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走过了60载不平凡的光阴。

这是中医药人艰苦创业、不懈努力、砥砺前行的60年,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医药事业的60年,一代代中央领导的批示指示,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这是中医药人才不断涌现、服务社会的60年,培养了近200万名中医药人才,为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这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继承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的60年,为提高中医药学术传承和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药,中医药人才,中医药教育,中医传承

60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独特作用,中医药事业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作用不断凸显。发展中医药事业,人才是基础,教育是关键。中医药高等教育能否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关系到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中医药事业能否适应健康中国建设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

刘延东副总理与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座谈,国家首次表彰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既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殷切希望,也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精神,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知名院校和学科,是当务之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期盼、新挑战,针对中医药教育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等严峻现实,中医药高等教育不能一味埋头象牙塔,而要注意与社会需求相衔接。中医药注重整体观、追求天人合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在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上大有用武之地。要强化学科专业调整,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医教协同发展,强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更多的“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高质量中医药人才,要围绕“大健康人才”理念,推动人才培养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而使中医药高等教育与深化医改目标、要求无缝对接,适应健康服务需求。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摇篮,更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源泉之一。一方面,应该打破学院、学科、医院之间的“围墙”,加强医、教、研、产、学的协同发展与资源的集约共享,突破现有体制机制和培养模式的束缚,把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充实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围绕健康服务发展需求,着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学科体系,为新常态下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中医药法》明确规定,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原则不能动摇。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视野不能局限于国内,要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双一流”的建设水平,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医药的有力声音,让世界各国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春华秋实,一甲子倏然而逝。回首过往,我们向那些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作出卓越贡献的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展望未来,我们坚定信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传承创新,做好准备续写中医药高等教育下一个甲子的辉煌篇章。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