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贵州省清镇市犁倭镇翁林村云雾弥漫,村内用于灌溉的水库四周,长满了参天大树,仔细一看不难发现,树上除了自身枝叶外,还生出了一圈圈细小的“藤蔓”。“这是我们去年种下的铁皮石斛,是村里近两年发展的特色产业。”翁林村村支书谭跃武说。 然而,地处犁倭镇最偏远的翁林村,曾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限制了翁林村的发展,2017年,翁林村被列为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 “翁林村虽然偏远,但却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这给我们发展绿色经济奠定了基础。”谭跃武说,为了确定翁林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现乡村振兴。2016年,犁倭镇政府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独山县进行考察,发现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而翁林村正好满足这种气候条件。 “犁倭镇虽然也种有铁皮石斛,但那是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高。”犁倭镇工作人员吴盈凤说,相比较翁林村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每亩干品能卖到上万元。 2017年,翁林村正式选定铁皮石斛的仿原生态种植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三变”改革模式,成立贵阳益丰鑫源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以每亩山林地20元的价格入股合作社。 同时,在犁倭镇政府的支持下,翁林村还引进贵州济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铁皮石斛的种植提供种苗、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 “铁皮石斛产生收益后,村集体能占16%的分红,而这其中的40%将用于给山林入股的村民进行分红。”谭跃武说,目前,翁林村共种植了400余亩铁皮石斛,今年还将种植700亩。 为了解决村里留守老人、妇女的用工问题,谭跃武介绍,合作社结合种植铁皮石斛过程中,日常需要除草、施肥等工作,以每天80元的务工费吸纳村民进行务工。当铁皮石斛丰收时,以每亩150元的务工费吸纳村民进行采摘。另外,合作社还为村民提供3个固定工作岗位。 翁林村的低收入困难户朱才贵说:“现在我是合作社的固定管理工作人员,每月有2400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依托铁皮石斛的特色种植,翁林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翁林村还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林下空间,科学种养结合,发展了林下养鸡、中草药种植等特色项目。”谭跃武说,根据规划,翁林村还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民宿经济,目前已有一家农家乐正式营业。 如今,在翁林村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400余亩铁皮石斛的根被一圈圈地包裹在树干表皮,一棵棵向下生长的铁皮石斛正附树而生,吸收着天地精华,孕育着让翁林村致富增收的“金”藤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