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陈明人:以本为本 培养新时代卓越中医药人才

2018-11-09 03:40:09    来源:江西日报

陈明人:以本为本 培养新时代卓越中医药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江西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本科教育,在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卓越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创新“双惟”育人模式,培养具有过硬基础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本科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基础素质。为此,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旨在激发学生内动力的“素质教育工程”,构建了基于愿景激励的高校素质教育新模式,即“双惟”育人模式。该模式倡导赢在终点的价值取向,创新性地提出“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的培养标准,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养成习惯”为主要实现途径,重点培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主的四项“基础素质”。该模式要求学生积极践行“双惟”育人理念,通过长期坚持每天晨跑、晨读、晨播报和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智慧大讲堂等周末活动,不断提升四项“基础素质”,在自发组织并参与的活动中不断获得持续的激励,从而提升积极向上的内动力,自觉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十余年来,“双惟”育人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该模式也由此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江西高校该奖项零的突破。

构建“两线五面”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坚持回归初心,以本为本,聚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教与学“同频共振”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中医药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构建了“激励—规范—提升”的三元互动师资培育体系。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和教学质量。二是开展了“学生主演、教师导演”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和创造激情。三是实施了“项目为载体”的学期制实践教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升。近10年,学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50余项,参与开发项目和作品260余项。四是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开设“创新学”课程,率先主编出版创新学教材——《创新创业通论》,使用人数达20000余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各项赛事中获奖200余项,其中,获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银奖和铜奖,为全国同类院校唯一获奖单位。五是实现了“双主体、多途径”校企(校院)协同育人。基于专业共建开办中医早临床班、中药施强班、博雅班等校企合作班,实现协同育人。以上五项措施围绕教与学,构建了“两线五面”的育人体系,大大提升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中医药人才。并由此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打造高端国际教育平台,培养具有开放精神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学校搭建了一系列高端中医药国际教育平台,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开放精神、国际视野的卓越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与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合作创办国内首个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与韩国世明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校共建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互派活动;大力推进热敏灸海外推广,建设海外热敏灸分院、热敏灸特色小镇等传播平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留学生本科教育。多措并举,提升了学校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了大量具有开放精神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

上述三方面,是学校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大力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的生动实践。进入新时代,江西中医药大学将继续创新实践,发展好本科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源源不断地输送卓越中医药人才。

标签:
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