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低价药紧缺局面有望打破

2014-04-23 00:00:00    来源:信息时报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是选药的重要参考。信息时报记者 

日前,为保障人民群众常用低价药品供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制定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意见》出台被业内寄予拯救低价药的厚望。

影响:廉价药市场有望恢复

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出台将使部分廉价药的市场恢复。

近年来,低价药消失的消息不绝于耳。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限价,药厂亏本不愿生产;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压缩廉价药空间,这两点是低价药短缺甚至消失的症结。廉价药短缺或消失,给普通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记者根据媒体报道梳理发现,2009年开始3元/针的快速强心药西兰地缺货,有的医院用200元/支的米力农替代。2011年开始大约11元/支的“救心药”鱼精蛋白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断供的紧张局面,医院不得不让紧急抢救的病人先用,曾有患者家属用原价300倍的价格私下采购鱼精蛋白。而目前,仍有不少药物岌岌可危。

广药集团总经理助理黎洪指出,很多药品品种的政府定价多年未有调整,导致有近5成低价药没法生产;下属白云山和黄的板蓝根、复方丹参片等产品,由于药材、人工成本等不断上涨,其出厂价几乎接近最高零售价,集团旗下的保济丸等药品价格十多年未调整,几乎在亏本销售。黎洪认为,如果低价药实行清单管理,将在价格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产品的价格上能够有一定的自主调整空间,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将大大提高,部分廉价药市场将得以恢复。

不过,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在低价药品里面可能一部分会是目前供应出现问题的,也有一大部分是目前供应是正常的,低价药品不能完全等同于短缺药品。

卫生部门:不会使药品价格上涨

不过,《意见》暂未确定具体的低价药的日服用费用。所谓日服用费用是指患者每日服用药物所需花费的费用。比如,按照药品说明书,药品每天服用建议是一天三次、一次两片,一天就是六片,如果该药品零售价格一片两毛钱,那么日均费用是1.2元。

据了解,发改委早在去年年底已开始酝酿,将征求意见稿传送给各省价格主管部门,拟控制在化学药日均3元、中药5元以下,品种多达890个。但由于争议较大,该目录迟迟未能落地。据黎洪透露,按照这一价格标准,广药集团7成以上的主销品种均属于低价药。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卫计委并未明确这一价格线,是考虑到部分省份的低价药线可能定得更低,如广东可能定西药1元、中药1.5元。该人士认为,设立低价药目录有利于优势企业低价品种的生产和利润,有助于推动大型企业生产基本药物,也有利于仿制药企业。

放开最高零售价,会不会导致药品价格集体高涨?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的低价药品绝大部分还是多家生产、市场竞争,价格是不是能够上涨或者大幅上涨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企业,如果企业的质量没有明显的提升,没有一个好的品牌的效应,想涨价很难的。此外,这些低价药品都实行了日均费用的控制,就是说企业自己制定的零售价的日均服用费用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上涨的幅度是可控的。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