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对话 运用现代手段传承老中医

2016-10-10 10:49:27    来源:重庆晨报
        重庆晨报: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中医申遗”,您怎么看这个说法。如果支持中医申遗,作为中医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又应该如何推广?
        马有度(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一直在强调两个“一手抓”。一手抓科研,发掘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吸收现代和外来的科技,在发掘的过程中提高;一手抓普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互联网”思维,例如之前挂号要很早来排队,现在我们可以预约挂号,甚至还在发展远程问诊……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带给传统中医的,是更新和革命性的思维。
        当然,中医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他不仅是“遗产”,更是一直伴随我们左右、维护身体健康的一种所在,内含有我们的哲理、文化,也以切实的疗效、服务,关注我们的普罗大众。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利用它、传承它。
        周天寒(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许多经验传承下来,古人的聪明也被我们的科学技术证明。在发掘传统中医的同时,推动我们后世中医学的发展。
        其实,并不只我们认识和重视中医,据我所知,全世界有147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病救人,其中火罐、针灸都比较受欢迎。
        申遗政策方面,政府也是高度重视。我个人认为,中医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它本身就经得起考验,有疗效嘛。此外,也要运用现代的医疗技术手段,进行工艺流程的改造,这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传承中医。
        重庆晨报:现在还是有一些对中医质疑的声音,例如质疑中医的疗效、认为有些中药带有毒性。
        马有度:“是药三分毒”,说中药完全无毒肯定是错误的,我要说一句:有“毒性”的又何止中药,西药也有不良反应这些等等。我们中医,不仅针对病人,也针对亚健康人群,用疗效、服务、哲理、文化说话。
        周天寒:我不否认中药中有少数药物有毒性,但并不能与“中药有毒论”、“中药无用论”划等号,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注重用药剂量、方法,有时候甚至利用药物的偏性(可承受的毒性)取得意外的疗效。对于“毒”,我们要趋利避害,有预见性地开药,加强对患者身体的调节。
标签:
中医中医传承中医申遗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