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张李锁:抓住转型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山西中药产业

2017-01-17 14:36:02    来源:黄河新闻网

1月15日,山西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山西省政协委员张李锁代表农工党山西省委以《关于加快山西省中医药发展的建议》为题做了发言。张李锁就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李锁:抓住转型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山西中药产业

(省政协委员张李锁发表讲话)

张李锁委员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6年12月2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此时,研究加快山西省中医药发展的建议更有其特殊意义。山西省是中药资源大省和传统制药大省,中医药产业潜力巨大。山西省中药材品种数达1625种,有30多种中药材被列入道地药材或大宗药材,其中黄芪、连翘、党参、远志、柴胡、山药、地黄等7个品种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被列入国家60个战略性重点中药材品种。药厂生产的500多种中药品种已通过国家GMP认证。截止目前,山西省共有中医医院205所,其中公立中医医院126所,社会办中医医院79所。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大型厂矿医院均设有中医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大多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一、山西省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

(一)中医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政府投入不够,与振兴山西省中医药的要求还不适应

山西省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之一,虽然省人大颁布了发展中医药条例,省政府出台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但在中医药产业上还没有实质性的扶持政策。

2015年中部六省投入的中医药专项经费,山西省仅有1220万元,位列倒数第二,仅为河南省的八分之一。2015年华北五省(市、区)投入的中医药专项经费,山西省仍然是倒数第二,为内蒙古的八分之一。

市县级政府对中医药专项经费投入更少。大部分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薄弱,离二甲医院要求相距甚远。

(二)中药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大品种不多,对全省中药产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吉林省2001年中药产业总产值仅为18亿左右,而到2012年就快速突破了1000亿。但山西省中药产业年产值仅100亿元左右。

山西省现有中药制药企业一百多家,生产12个剂型500多个中成药品种。但龙头企业和拳头品种很少。山西省大部分中药材仅作为原材料出售,年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20%。中药材生产布局分散,基地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未形成大型的交易市场或集散中心,未将山西省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药创新机制缺乏足够的驱动,中药企业新药创制能力弱,对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物缺乏系统研究,未形成对药材资源的拉动效应。

(三)中医服务资源不足、特色淡化、人才短缺、管理弱化

山西省中医资源总体不足。2015年,全省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达到0.48张(低于国家0.55张的要求)。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6人(低于国家要求4.5人)。

中医药特色逐步淡化,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简、便、验、廉”特色和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人才队伍出现高层和基层两头短缺的现象,高层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基层缺少留住人才的机制。以高平市中医院为例,中医院核定编制240人,实有131人,缺编近50%。中医院校教育培养模式较单一,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副厅级建制的中医药管理机构有26个,其余5省为内设处或局,工作人员最少的5人,最多的30人。山西省仅有5人,是全国工作人员最少的四个省级局之一。行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二、加快山西省中医药发展的建议

建议将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列入山西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从加快山西省中药产业发展和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两方面推进山西省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促使中药产业成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接替产业之一

1.成立振兴中药产业推进组

应借鉴吉林等省的经验和做法,成立山西省振兴中药产业推进组,加强对全省中药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中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制定山西省中药资源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振兴中药产业的政策和实施细则

应以优势道地品种为切入点,设立黄芪、连翘等七大晋药材产业示范基地,认定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单位;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推进GAP基地建设和中药生产流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山西省中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3.设立中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由省政府设立中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吸引更多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身山西省中药产业,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山西省道地中药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着力培育一两个像“长白山人参”一样能够掌控市场话语权的大品种,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大企业。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1.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计划

应建立省级中医药专项经费定期增长机制,与兄弟省市保持同步发展。市、县级中医药经费单列。加大对县级中医医院的投入,保证所有的县完成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并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工作。

2.全面系统地继承山西省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

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编撰出版《山西医藏》。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推动设立科研专项,支持中医药相关科技创新工作,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

3.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出台《山西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加强中医领军人才培养,落实县级中医院人员编制,放宽对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学历要求,允许有中医药临床经验的乡村医生个体行医或开设门诊部、诊所。

4.加强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行业协会建设

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落实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职数,增加工作人员至8-10人。所有市卫生计生委设置中医科,所有县(市、区)卫生计生局设置中医股。加强对省、市级中医药行业协会的指导,使其规范履行行业协会职能。

我们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首次颁布并施行为契机,抓住和用好山西省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全面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建设“健康山西”中的作用,逐步推动“晋”字牌中医药的振兴崛起!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