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甘肃宕昌“赶驴上山”:农民撂荒地养“阿胶驴”谋增收

2020-03-27 10:3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241

地处高山的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新寨乡明上湾村,依托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开启“养驴致富”之路。图为当地村民给驴添加饲料。 魏建军 摄

“‘阿胶驴’是啥?”两年前,年逾六旬的甘肃明上湾村农民王高成不明就里。直到,政府在山上开垦撂荒地、建厂,将驴赶上山,聘他为“驴司令”后,他才逐渐明白,驴皮是用来制作阿胶的原料。

王高成祖辈住在陇南市宕昌县新寨乡。该乡多深山峡谷,可耕地较少。尤其下辖明上湾村,地处高山,条件恶劣,贫困户居多。如此“落魄”山村因养殖毛驴而重新焕发生机,甚至还成为了当地民众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三月下旬,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个村落,一寻变化缘由。从山脚开始,山路蜿蜒,且拐弯处坡度大,采访团驾驶的商务车几度打滑。行至半山腰,一排排蓝色厂房映入眼帘,此起彼伏的“嗷嗷”驴叫声在山谷回荡。“驴司令”们正肩扛饲料、手持铁锨,或喂料,或清理粪便。

甘肃宕昌“赶驴上山”:农民撂荒地养“阿胶驴”谋增收

甘肃宕昌新寨乡多深山峡谷,可耕地较少。图为航拍蜿蜒山路上的毛驴养殖厂。 李亚龙 摄

在驴厂工作的大多来自明上湾村,据村民们介绍,以前村里的经济来源依赖于外出务工和田间劳作,收入不稳定。“种点洋芋、豆子,深山里种药材。有时辛苦一年,收成还不好。”王高成说。

2018年,基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加之下辖的村落,家家户户有散养驴传统,经过市场调研后,新寨乡政府整合扶贫到户资金,成立合作社,开始发展“养驴致富”的路子。

“以前,水泥路还没修起来时,驴主要充当运输工具,每家至少养一头。”同在驴厂打工的石姜平说,过去建新房,一砖一瓦要驴驮;去山下赶集,也要驴把货物运上山;农作物收成时,更需要驴。可见,驴对山里居民的重要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驴厂四处开阔,通风良好。因为“驴司令”每天消毒、清理粪便,驴棚也较干净。新寨乡党委书记权剑南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赶驴上山,一个原因是山上通风好,驴不易生病,另外一个原因是山上远离民众,比较环保,“去年从山东、内蒙古等地进了3000多头驴,今年能出栏”。

甘肃宕昌“赶驴上山”:农民撂荒地养“阿胶驴”谋增收

图为厂房开阔,通风良好的养驴基地。 魏建军 摄

他还说,目前已建立起4条销售渠道的联系,其中之一是分别给兰州市、天水市的药企提供驴皮,用来制阿胶。其余,则是给县城酒店、饭店供应鲜驴肉;和企业合作,在兰州25家便利店销售真空包装驴肉;作为旅游产品,在景区门口售包装驴肉,“政府在景点无偿提供门店,销路完全没有问题”。

谈及“养驴路”推广之初,权剑南称“费了一番口舌”,需要将成本、利润等一笔笔账都给老百姓解释清楚。而且由于道路不通等原因,以前驴主要用作生产工具,一直没有作为产业发展,一时之间民众不太能接受。“目前,贫困户人均养驴一匹,净利润能达到3000元以上。贫困户将扶贫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年底有分红和二次分红。”

新寨乡是该县自然条件最差的几个乡镇之一,脱贫攻坚任务也很重,建档立卡贫困村有20个,深度贫困村有15个,建档立卡户累计271人,贫困发生57%,2019年底剩余贫困户4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29%。

新寨乡共有5处养驴圈舍,新家石村村民王跳跳在山脚一处圈舍工作。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宝贝驴”,能让她每月稳定拿到3500元工资,用于家庭的日常开销。除此以外,该乡还培育有辣椒、花椒等多种富民产业。

宕昌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县份之一。扶贫之前的1985年,该县农村贫困面高达75.8%,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9元。到2019年底,该县还剩贫困村35个、贫困人口0.72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8.8元。

 

标签:
阿胶乡村振兴宕昌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