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宁德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梁伟新等一同按下太子参招商会启动球。
7月28日,“闽东药城”——福建省柘荣县举行2018年中国太子参产业招商分享大会现场。
中国太子参柘荣招商会推介现场。 东南网宁德7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翊群 通讯员 游书金)7月28日,“闽东药城”——福建省柘荣县举行2018年中国太子参产业招商分享大会,来自国内中医药学者、专家以及有关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共谋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招商会创下多项第一,其中对接项目36个,涉及投资金额近25亿元。 招商分享会上,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宁德市政府副市长杨方,柘荣县委书记郭宋玉分别致辞,现场举行了招商会启动仪式和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本次招商会共对接项目36个,涉及投资金额近25亿元,为柘荣太子参产业招商历史之最。其中有5类22个项目上台签约,总投资19.35亿元,项目涉及战略合作、基础研究、产品研发、生产性项目投资、产品购销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国药集团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柘荣县人民政府签订柘荣太子参产业及新食品原料的合作协议,并授牌建立“健康产业产学研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柘荣县太子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体系配套建设。 当天,国内知名的中医药界专家、学者等以及知名药企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以“太子参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就太子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合开发利用前景、道地中药材的生态传承与太子参的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互动交流。 专家、学者还围绕促进柘荣太子参产业发展的实施建议、中药材产业布局思路与太子参产业发展路径、柘荣太子参新食品原料申报研究等论题进行讨论交流,就太子参种植规范化、产业化和精深加工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说,举办中国太子参柘荣招商会,既是柘荣展示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打响太子参品牌的平台,也是行业专家学者、企业投资精英对话交流、深化合作,共谋推动太子参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契机。希望主办方把握与会专家学者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将柘荣打造成中国太子参学术交流中心,进一步提升太子参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从质量、效益、话语权、影响力等方面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让柘荣太子参成为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 “打造太子参产业,实现‘药业富民’,是柘荣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并坚守的不懈追求,历经多年扎实耕耘,太子参种植、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从‘一根参’发展起来的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县域发展和产业扶贫的核心支柱。”柘荣县委书记郭宋玉说,此次太子参招商会旨在推动太子参产业持续发展,并与全国各地的太子参相关企业、经销商、种植户之间构建产销电子商务平台,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合作的桥梁,这对推进太子参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宋玉表示,“我们一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服务配套,热忱欢迎各位企业家来柘荣投资兴业,携手推进柘荣太子参产业发展,助力构筑闽东药城。” 【延伸阅读】 柘荣县是“中国太子参之乡”。近年来,柘荣县积极挖掘传播太子参历史文化,不断为太子参产业注入文化因子,激发太子参产业发展动力,积极引导太子参产业转型升级,扩宽太子参销售渠道,达到促进中药材产品流通、推动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目的。目前,全县涉参人口超过 70% ,常年产量保持在 4900吨左右,年销售收入 12亿元,产销量居全国第一。 柘荣种植太子参历史悠久。据《柘荣县志》记载,清末时期,柘荣民间就有挖、种植太子参煲汤炖鸡鸭的历史。早期民间以采挖野生的太子参为主、种植的太子参为辅。 上世纪 70年代后,国家开展农村扶贫,柘荣县以发展太子参生产作为扶贫重点项目,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且迅速享誉四面八方。从上世纪 90年代初期至进入 21世纪后,柘荣太子参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确定为柘荣科技富民强县产业。2000年,柘荣县委县政府确立“闽东药城”发展定位,太子参种植作为药业“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001年,“柘荣太子参”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当时福建省第一件中药材证明商标、全国第二件中药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2年,柘荣太子参列入《福建中医药大典》 “道地大宗药材”;2007年“柘荣太子参”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柘荣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从此,许多柘荣太子参经销商纷纷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标注“柘荣太子参”商标,开辟销路。 “柘荣太子参”打出名气后,江中制药集团派代表专程赴柘荣,与柘荣县签订了《供销合作备忘录》。多年来,该集团每年订购柘荣太子参均在 1000吨以上。据了解,目前在柘荣常年设点收购太子参的,除了江中制药集团外,还有北京同仁堂、武汉健民等数十家国内知名药企。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许多药商对柘荣道地栽培的太子参青睐有加,直接认定柘荣为原产地。 在“柘荣太子参”品牌的引领下,柘荣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力捷迅、天人、西岸生物、中食集团等重点企业投资中药材种植、研发、销售。如今,不少企业已成功开发出以太子参为原材料的系列产品,如复方太子参颗粒、太子参保健茶等,基本形成从药品到保健食品,到饮料、家庭药膳,形成从原料到胶囊、口服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条。 柘荣太子参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推动县域摆脱贫困的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全县87家企业(合作社)与 100多个村建立合作关系,基本辐射所有建制村,平均带动农民增收 2360元,贫困人口从 2014年的 1696户 5657人,减少到目前的 17户 61人。柘荣太子参已经成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