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加快转型强化监管 金华磐安念好“中药发展经”

2018-07-20 15:12:19    来源: 新华网

“老板,浙贝母怎么卖?”“杭白芍150斤装车,快点。”清晨6点,磐安县新渥镇的浙八味特产市场已经热闹了起来,今天是镇里赶集的日子,这对于中药种植户和经营户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空气中飘散的中草药的独特清香都在诠释着这座有着千年中药种植历史的小城如今的灿烂。

浙江的道地药材很多,以"浙八味"最为有名。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磐安的中药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据记载,磐安在唐末就已开始种植元胡,民国时期,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杭白芍构成的“磐五味”已成为五大传统道地药材,因品质优良,深受商家青睐,素有“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江南药谷”之称,1996年磐安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命名为“中国药材之乡”。

从药乡到中药产业集聚地。磐安的中药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全县有家种和野生中草药1219种,中药材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1.9万吨,占全县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

优越自然环境和悠久历史积淀,给了磐安县在中药种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经营了60亩的中药种植园,现在每亩的年收益在10000元到12000元之间。”磐安县中药种植户郑方正说道。

不但要富,更要富得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显现出弊端,中药材对比其他农产品,有着销售周期长,销售范围有限的特点,一旦药材在梅雨季节还无法销售完成还会有变质腐烂的风险。

“磐安的中药产业应该转型,也必须转型,只有磐安拥有了自己完整的药品产业链才能让药农没有后顾之忧。”磐安县副县长吴志军说道。

2014年9月,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联合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县中药材商会等22家单位发起制订并发布了《磐五味中药材》企业联盟标准。2017年,4家拥有药品生产资质企业入驻磐安。截至目前,磐安县共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家、中成药生产企业1家。2017年全年2家中饮片企业和1家中成药企业总产值37222.78万元。

发家致富,不忘绿水青山。硫磺熏药在过去是普遍的中药处理方式,通过硫磺熏蒸能够提高药材的储藏时间,但是对环境的破坏很大,不容忽视。

为取缔硫磺熏药现象,保护绿水青山,磐安县在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从 2012年开始连续开展“禁用硫磺熏蒸、推行无硫加工、保护绿色品牌”为主题的专项整治行动。从种植初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硫磺销售环节为切入口,充分调动业、市场监管和安监部门力量,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市场流通、饮片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

同时,磐安县建设了磐安县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免费开展浙贝母等中药材质量和二氧化硫含量的快速检测,2016、2017年共为药农和经营户检测了4231批次的中药材,今年已检测773余批次。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药农放心无硫加工、药企放心生产经营、医疗机构放心购买使用。

“如今磐安县的中药材产业链已经初步完善,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利用好磐安县的其他资源,让把中药材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做强做大。”吴志军表示,下一步,磐安县将依托农旅结合的方针,把中药产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打响“家家户户种药材,镇镇村村闻药香”的旅游品牌,完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跨度。(毛嘉炜)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