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中药如何正确炮制,古典《伤寒论》为你解读

2018-01-23 17:16:35    来源:悦读中医

中药的加工炮制与制剂是保障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对中药的加工炮制与制剂进行一些分析。《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不仅辨证明晰,组方严谨,用药精练,配伍有度,而且在药物的加工炮制、制剂方面都有明确规定,所以疗效显著。但这方面往往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对疗效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为此,笔者将《伤寒论》中有关加工炮制、制剂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以供同道研究参考。

310

一、加工炮制

《伤寒论》113方,用药共89味。凡汤剂草木药均切成粗块,现改为饮片;散剂捣筛为末,丸剂捣末为丸。其中,药物注明加工炮制者如下:

(1)去皮:如桂枝大黄厚朴猪苓巴豆附子。去皮是为了除去非药用部分。其中,桂枝古代用粗枝,可去表层之皮,现用嫩枝可不去皮。厚朴去皮是除去表层粗皮。

(2)去节:如麻黄。因麻黄节能止汗。

(3)去皮尖及双仁者:如杏仁、桃仁,除去非药用部分。双仁者有毒(《本草纲目》卷二十九)。

(4)去心:如麦冬,除去非药用部分。陈嘉谟说:“抽心者除烦”(《本草蒙荃》)。

(5)去核:如乌梅,除去非药用部分。

(6)去翅足:如虻虫,除去非药用部分。

(7)切:如生姜、附子(破八片)、生梓白皮、大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黄切如棋子)。切是为了便于制剂。

(8)擘:如大枣、栀子,均便于制剂。

(9)碎:如石膏、赤石脂、禹余粮、滑石,均为矿物药,打碎便于制剂。

(10)洗:如半夏、吴茱萸,水洗除去部分毒烈之性。

(11)酒洗:如大黄。酒能“宣导百药”,三承气汤大黄用酒洗能增强药力。

(12)苦酒渍:如乌梅。苦酒即醋之别名,醋有“祛瘀止血、解毒杀虫”作用。乌梅苦酒渍能增强药力。

(13)出汗:如蜀椒。出汗即用微火炒,使水分和部分油质挥发。

(14)炙:如甘草炙用能增强益气补中作用,厚朴、枳实炙用能减缓药性。

(15)炮:如附子。回阳救逆当生用,炮用能减缓毒烈之性,多用于助阳祛风寒湿邪。

(16)熬:如瓜蒂、水蛭、虻虫、芫花、葶苈子、商陆根,熬用能减缓毒性烈性。牡蛎熬用减去寒性,增强收涩作用,现改为煅。杏仁熬黑便于制剂,如大陷胸丸;巴豆熬黑减少油质,便于制剂,且降低毒性,减缓烈性;如白散,现去油用。

二、制剂

《伤寒论》113方,因禹余粮丸缺,实际为112方。其中,汤剂方98个(包括糖浆剂1方,粥剂1方)占88.4%;散剂方8个,占7.1%;丸剂方5个,占4.4%;另有蜜煎导法——蜜煎方1个,占0.9%。

1.汤剂

汤剂即是将药切碎、混合,加溶媒煎煮去滓取汁服。李东垣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见《用药法象》)。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能全面灵活地照顾到病人各种病证的特殊性,故《伤寒论》中的方剂以汤剂为最多。

(1)溶媒:《伤寒论》98个汤剂中,用水煮者有90方。其余用甘澜水一方,即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甘澜水又名劳水,即将流水用杓扬千万遍即成。李时珍说:“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本草纲目》卷五)。用潦水者一方,即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潦水为积存的雨水。李时珍说:“为去湿热之药”(《本草纲目》卷五)。用清浆水者一方,即枳实栀子豉汤。清浆水为“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即成”。朱丹溪说:“浆水性凉善走,故解烦渴而化滞物”(《本草衍义补遗》)。用麻沸汤渍的二方,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麻沸汤即沸开水,因不需久煎,故用开水浸泡(附子另煎和入)。用苦酒的一方,即苦酒汤。苦酒即醋的别名,醋有解毒消肿等作用。用水酒合煎的二方,即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酒有活血通经络作用。可见,《伤寒论》汤剂的溶媒主要是水,少数方用酒等。

中药如何正确炮制,古时《伤寒论》为你解读

(2)煎药方法:《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即指出要用“微火”。煎药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先煎:《伤寒论》中用麻黄均先煎去沫。陶弘景说:“沫令人烦”(《本草纲目》卷十五)。用葛根也先煎。柯韵伯在葛根汤的注文中说:麻黄葛根先煎去沫“取其清阳发腠理之义也”(《伤寒来苏集》卷二)。小陷胸汤瓜蒌实先煎去滓,瓜蒌实既除痰又清热,为方中主药故先煎;且去滓后再入半夏、黄连,可以避免瓜蒌实的残滓损耗半夏、黄连的药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中蜀漆先煎,是为了去腥。茵陈蒿汤中茵陈先煎(《肘后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均有“去滓”二字),再入栀子、大黄煎煮去滓服,一是由于茵陈为方中主药,二是由于栀子、大黄不宜久煎,三是由于茵陈水煎去滓,再入栀子、大黄可以避免茵陈的残滓损耗栀子、大黄的药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茯苓先煎,是由于茯苓用量最大,且是主药。

②后下:大承气汤用大黄后下,因大黄久煎则泻下作用受到破坏。桂枝人参汤中桂枝后下,因桂枝久煎则有效成分会挥发。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中豆豉均后下,因豆豉“能升能散”,久煎则有损药力。

③烊化:芒硝、饴糖、阿胶、鸡子黄、白蜜、白粉(米粉)等入汤剂均不需入煎,如承气汤用芒硝、炙甘草汤用阿胶、小建中汤用饴糖均待汤药煎成去滓后纳入烊化;黄连阿胶汤用鸡子黄,待汤成去滓,阿胶烊化后入鸡子黄“捣令相得”;猪肤汤水煎去滓后纳入白蜜、白粉“熬香”即可。

④冲入:人尿、猪胆汁不需入煎,待汤成去滓,冲入即可,如白通加猪胆汁,汤成去滓,入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

⑤包煎:石膏、豆豉均用绵裹入煎,如白虎汤、栀子豉汤,因恐沉底焦化之故。

⑥浓缩:大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均去滓后再煎。吴仪洛说:“去滓再煎者,要使药性合而为一……盖取和之为义耳。”然查上方均为煎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分三次服,可见有浓缩药汁、利于服用之意。

(3)煎煮时间:《伤寒论》方对汤剂加水量及煎煮时间均有严格规定。方法是:

①观察耗水量:如桂枝汤“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服;葛根汤“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服;大承气汤“水一斗,先煮二物(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等等。凡《伤寒论》汤剂均注明加水量及煎取量,加水量减去煎取量为耗水量,耗水量即为药物煎煮的时间。

②煮米熟: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均为“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服;桃花汤“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服。煮米熟,即为药物的煎煮时间。

(4)服法:《伤寒论》对汤剂的服法也有严格要求。

①一般一剂分两三次服:如桂枝汤“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复令一时许,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之三剂”。麻黄汤“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因发汗之力较强,故“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四逆汤“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②顿服与少量服:如服调胃承气汤,欲迅速通便,可以“温顿服之”;如欲缓通大便,可以“少少温服之”。又病情较急者需顿服,如干姜附子汤因急于回阳,桂枝甘草汤因急于助心阳,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③病情较缓者可分五六次服:如猪肤汤治阴虚、下利咽痛、胸满心烦,1剂“温分六服”。

④峻烈药有特殊要求:如大陷胸汤“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十枣汤“水一升半,先煮大肥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芫花、甘遂、大戟),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臼养”。桃核承气汤先食后服药,取其缓攻逐瘀且不伤胃。

⑤病去即停服:如桂枝汤“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栀子豉汤“得吐止后服”。桃花汤“日三服,若一服病愈,余勿服”。白头翁“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大承气汤“得下余勿服”,等等。

(5)禁忌:服桂枝汤有“禁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因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以示服其他方剂也需注意。又“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栀子豉汤有“病人旧做溏者,不可与服之”。大承气汤有“阳明病,潮热,大便……不硬者,不可与之”等。以上均属服《伤寒论》方汤剂的禁忌。至于《伤寒论》中有禁汗、禁吐、禁下诸法,因不属于讨论范围,故从略。

2.散剂

散剂是将药物研末和匀,《伤寒论》称“捣筛为散”。李东垣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见《用药法象》),说明散剂的作用也较快。《伤寒论》中共有内服散剂八方,现分述如下:

(1)五苓散(桂枝、白术、猪苓、茯苓、泽泻):为发汗利小便之剂。“捣为散,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2)瓜蒂散(瓜蒂、赤小豆):为催吐剂,瓜蒂有毒,作用峻烈。“分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和匀),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3)半夏散(桂枝、半夏、甘草):治少阴病咽中痛。“分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4)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白芍):治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为发热肢厥的热厥证。“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5)烧裈散:“取烧作灰”,“水服方寸七,日三服”。治阴阳易病,现多不用。

(6)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有利尿逐水清热作用。“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7)白散(桔梗、贝母、巴豆):本方作用强烈,且巴豆有毒,主治寒实结胸证。桔梗、贝母“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8)文蛤散:一味为散,有清热利尿作用,“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上述八方,一般以白饮、水、沸汤和服,瓜蒂散以豆豉汁服,因豆豉汁能加强瓜蒂散的催吐作用。

3.丸剂

《伤寒论》中的丸方共有5个。李东垣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用药法象》)。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某些猛烈药品不能急切使用,为了使其缓缓发挥药效,可作丸剂服,也可用于慢性疾病或虚弱性疾病。《伤寒论》中的丸剂如下:

(1)抵当丸(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功能:逐瘀血,治膀胱蓄血证。因药性猛烈,故制丸剂服。将四药“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若不下者更服”。

(2)大陷胸丸(大黄、芒硝、甘遂、葶苈子、杏仁):功能:泻热、逐水、破结,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因药性较强,病情急者用汤,缓者用丸。先将大黄、葶苈子“捣筛,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另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3)麻仁丸(大黄、厚朴、枳实、麻仁、杏仁、白芍):有润肠通便作用,适用于津液不足的慢性便秘。“捣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4)乌梅丸(乌梅、蜀椒、附子、干姜、细辛、桂枝、黄连、黄柏、人参、当归):功能:补虚安蛔,可治胆道蛔虫病,又主下痢。“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米饭和药加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

(5)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功能:温中散寒,补益脾胃,可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吐泻。“捣筛,蜜和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增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上述五丸剂,抵当丸“捣分四丸”,其余四方均加蜜为丸,蜜有赋形和补中作用。抵当丸与大陷胸丸均作用强烈,抵当丸水煮连药一起服下;大陷胸丸蜜、水共煮连药服,均能泻下,得泻停服,以免伤正。麻仁丸为缓下剂,初服10丸,日三服,渐加量,以大便利为度。乌梅丸现多用于胆道蛔虫病,作用缓和,故可初服每次10丸,日三服,渐加至20丸。理中丸为常用的温中散寒,补脾胃之剂,每服1丸,1日可服多次,并可加量,现多改为汤剂;增强疗效。

4.蜜煎方

以蜜微火煎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以内谷道中,治肠燥津枯之便秘。又用猪胆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亦可,与今之灌肠法相似。

5.其他剂型

《伤寒论》中的剂型还有:

(1)粥剂:猪肤汤用猪肤加蜜及米粉,熬香缓缓服,实为粥剂。

(2)糖浆剂:小建中汤水煎,去滓,加饴糖,实为糖浆剂。

(3)酒剂: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用水酒合煎,去滓,类似酒剂。

三、结语

本文对《伤寒论》中有关药物的加工炮制、制剂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张仲景对药物的加工炮制、制剂是十分重视的,这不仅保证了《伤寒论》方剂的疗效,而且总结了汉代以前药物加工炮制的经验,为后世炮制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制剂方面,张仲景根据病情的需要,对各种剂型都作了严格规定。对各种剂型的制法、服法、禁忌等问题都要求十分严格。这些宝贵的经验记载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标签:
中药中药炮制伤寒论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