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正文

誉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是怎样人工种植的

2017-08-01 16:08:43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肉苁蓉是一种贵重滋补的中药材,营养延年之佳品,系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renk) 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肉苁蓉在历代增力配方中使用频率居首位,在滋补、抗衰老延年类配方中居第2位,仅次于人参,又因生长于沙漠之中,因此又被美誉为“沙漠人参”,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等疗效;可想而知,肉苁蓉的药用价值极高。在生长发育中,肉苁蓉需寄生在藜科梭梭和白梭梭的灌木上和柳科红柳和密花柽柳等灌木或小乔木上才能正常发育。那么,对于生长于沙漠中的肉苁蓉,应该要怎样人工高效高产种植呢?下面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生长习性

  肉苁蓉喜干旱少雨气候。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喜长日照、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的特性,地下水充足的生长发育良好。

  二、生长发育特性

  肉苁蓉是多年生避旱寄生、一次性结实植物,没有真正的叶,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依靠在寄主根部形成的“芽管状器官”从寄主体内吸取营养。因此,是高度寄生植物。肉苁蓉寄生于沙生植物根部,寄生点通常有几个不明显的芽,无自养独立根系,靠吸盘索取寄主的营养维持生长,在地下发育分化。前期生长迟缓,第3年后长势加快,形成较大的肉质茎。采挖时,如不破坏寄生点及其根部,次年将生长出新的成年植株。

  种子在完成后成熟后,当落在寄主根附近时,寄主新生的幼根根尖从肉苁蓉种子的种孔穿入种皮内,分泌化学物质,诱导胚细胞进入活跃状态,吸收胚乳提供的营养,在种孔端形成吸器,并与寄主根一起由种孔端伸出种皮外,当吸器长至1~ 3 cm 时,其前端伸入寄主根中,由寄主获得营养来源后,吸器逐渐萎缩并与种皮一起脱落,而在远离寄主根部一端分化产生芽原基,以后发育为肉苁蓉植株,其茎膨大成肉质。

  肉苁蓉种子以风力或洪水携带传播,在沙地裂隙或被沙土盖后接触寄主根部。从种子到发育周期,整株植物深埋于沙土中,4月中、下旬出土抽苔,鳞片及苞片见光后产生叶绿素,逐渐变为浅绿色,进行光合作用,以补充开花结果时需要的养分。成年植株5-6月开花结果进行有性繁殖,从出土到种子成熟仅需30 多天。出土后,肉质茎的营养被消耗后,很快中空枯萎,药用价值下降,不堪药用,所以作为药材以未伸出地面的肉质茎品质最好。次年,在寄生点长出新的植株。

  三、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宜选择中性或偏碱性的沙土或沙壤土,以阳光充足、雨量少、排水良好、昼夜温差大为佳。可利用天然柽柳较集中的沙地,进行圈拦,防止牛羊啃食,浇水施肥,保护扶壮寄主。也可培育人工柽柳( 红荆条),方法一,秋后采收柽柳种子,翌年春天作畦播种育苗1~2年后定植, 行株距0.5~1.5cm亩留苗1000株左右,定植时可直接接种肉苁蓉种子。方法二, 也可利用柽柳健壮枝条30~40 扦插, 结合使用生根粉, 保证良好的墒情, 待成活后第二年进行接种。

  (二)繁殖方法

  分为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新种植肉苁蓉的地方,须采用种子繁殖法,已经种植肉苁蓉的地方,可采用种子繁殖或无性繁殖两种方法。

  1.种子直播种植法

  肉苁蓉播种前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前对种植进行过筛,选用0.5毫米孔径以上的种子播种有利于提高寄生率。肉苁蓉播种一般采用沟种和坑种两种方法,在寄主梭梭集中且平整的林地或人工栽培的梭梭林地宜采用沟种,便于管理。寄主梭梭稀疏且凹凸不平的林地宜采用坑种法。 正常条件下,播种20~30天后,肉苁蓉即可寄主植物梭梭完成寄生关系的建立。播种后1~2月,可检查梭梭根系、肉苁蓉接种质量和观察接种层水分含量,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接和田间管理。

  (1)沟种法

  一般在距梭梭行50~80厘米处,挖宽40厘米、深50~80厘米的长沟,找到健壮的活根,浇水5升左右,待水渗下后在梭梭根部放置5~10粒种子,用湿沙埋住种子,然后覆盖土,稍低于地面,便于浇水。每株寄主附近点播5~10次,播种后一般灌一次透水,灌水量以接种层达到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

  (2)坑种法

  一般在寄主附近挖5~10个坑,坑直径0.5米,深0.5~0.6米,将肉苁蓉种子点播于底部,每坑点播种子5~10粒,覆盖沙土,稍低于地面,浇水至湿透。其他管理方法同沟种法。

  2.无性繁殖法

  又称分枝诱导法,收获肉苁蓉时,在肉苁蓉与梭梭根连接处留下5~10厘米长的肉质茎,这个残留肉质茎的上部鳞叶内能产生不定芽,不定芽继续长成肉苁蓉,利用了顶端优势。当肉苁蓉茎的顶端被去除后,顶端优势消失,随后,残留肉质茎的上部鳞叶内的分生组织,受顶端优势消失的刺激,而发育为不定芽原基,逐渐长大成分枝。

  (三)田间管理

  1.灌水

  肉苁蓉的水分与亏缺取决于寄主植物梭梭体内的含水量。梭梭是典型的沙生耐干旱植物,扎根深,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补充水分也可维持肉苁蓉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在肉苁蓉快速生长的时期,为了促进肉苁蓉的生长,可于每年4~6月份春旱季节,在梭梭植株不种肉苁蓉的一侧,喷灌或沟灌1~2次,以扶壮梭梭。每667㎡灌水量50~60立方米。

  2.施肥

  矿质营养缺乏,是梭梭生长地区土壤的普遍问题,应注意扶壮梭梭。每年施一次肥,结合灌水进行。在梭梭植株不种肉苁蓉的一侧,挖坑深度40厘米左右,有机无机相结合,混合施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氮钾磷复合肥20千克。

  3.培土

  对干旱缺水地块,寄主根易被风吹而裸露,应要注意培土或用树枝围在寄主根附近防风,对定植接种后的寄主植株越冬前要及时培土,一是保温防冻、防旱、确保安全越冬;二是缩短其休眠期。如果自己留种子,应在五月肉从蓉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选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留种。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1.梭梭白粉病:7~10月间空间潮湿。肉苁蓉主要寄主梭梭容易产生梭梭白粉病,严重时同化枝上形成白粉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石灰硫磺合剂、多硫化钡药液喷洒,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

  1.2.梭梭根腐病:多发生在苗期,雨水多,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易引发此病。选排水良好的沙土种植,加强松土;防治方法:发病期用1:1:200波尔多液喷洒,或用50%多菌灵1000陪液灌根。

  1.3.梭梭锈病:危害梭梭同化枝,在幼嫩同化枝上可见点状分布的锈孢子,在老枝条上常形成大的包状凸起,上面布满锈病孢子。防治方法:发病期用25%粉锈宁4000倍液喷雾防治。

  1.4.肉苁蓉根腐病:病原菌为镰刀菌(Frsarim sp),发病时常使肉苁蓉肉质茎腐烂,尤其是春季采挖肉苁蓉时,湿度逐渐上升,肉苁蓉肉质茎体积大、营养丰富、含水量较高。易引发此病害。防治方法:生产上应注意控水,对发病株做彻底清理并进行土壤处理。

  2.虫害

  2.1.黄褐丽金龟:肉苁蓉寄生后,幼虫在地下啃食长出的小苁蓉。肉苁蓉接种时,防治方法:每亩沟内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4~8千克。

  2.2.肉苁蓉蛀蝇:4月中下旬至5月初, 当肉苁蓉刚出土时,蛀蝇成虫在其茎尖里产卵,幼虫孵化后为害嫩芽,由上向下逐渐蛀食蛀成隧道,一直钻到根部,将整株肉从蓉蛀成孔洞。5 月下旬幼吃虫老熟,在被蛀食的肉从蓉中化蛹,6 月上旬羽化为成虫。肉苁蓉蛀蝇影响植株生长及药材质量,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浇灌根部或地上部喷雾。

  2.3.大沙鼠:啃食梭梭枝条、根系,寄主被破坏影响肉苁蓉生长。防治方法:可用C-肉毒素于洞口外诱杀。拌药配比为1毫升C-肉毒素:80毫升(水):1000克(胡萝卜),投药时间应选在春季(4月中下旬),投药方式采用有效洞口投药法,距洞口5~10厘米处,投毒饵10~20g。在大面积梭梭林地的防治效果为98%以上。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

  春秋两季均可采收,以3-5月采收为佳。初春,肉苁蓉吸收融化的冰雪水迅速生长,4-5月即可采挖。在寄主附近,如果地面出现较大裂缝,表示有肉苁蓉存在。寄主的苗龄越大,肉苁蓉的生长离寄主越远,反之,苗龄小则肉苁蓉离寄主较近。春末,用带尖的小铁棍在地面隆起的地方往下插,如果发现有清脆的响声,或见铁棍上有湿印时,即可挖到。此时采挖的刚出土而未开花的肉苁蓉为上等药材。

  2.加工

  春季采收后置沙中半埋半露晒干,即为甜肉蓉(亦称淡大芸)。秋季采收者因水份大不易干燥,一般都加工成“盐肉蓉”亦称盐大芸),如下几种方法:

  2.1.晾晒法:白天在沙地上摊晒,晚上收集成堆遮盖起来,防止因昼夜温差大冻坏肉苁蓉,晒干后颜色好,质量高。

  2.2.盐渍法:将个大者投入盐湖淹1-3年,或在地上挖50×50×120厘米的坑,用等大不漏水的塑料袋放入,在气温降到0℃时,把肉苁蓉放入袋内,用当地未经加工的土盐,配制成40%的盐水淹制,第2年3月,取出凉干,为咸大芸。

  2.3.窖藏:在冻土层的临界线以下挖一坑,将新鲜肉苁蓉在天气冷凉之时埋入土中,第2年出售可取出晒干。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