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走进房山区小学课堂

2018-11-09 17:32: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房山区官道小学所属中心小学、良乡六中、西石羊完全小学集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课程”,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解决小学“三点半课堂”的困扰。讲师团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遴选优秀在校生组建,课程设置针对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发展规律、思维方式等,包括中医药健康知识的讲授和特色实践体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就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房山区良乡镇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开展以房山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实践研究。

宣传中医知识与健康理念,培育小学生“仁爱”精神

“老师,妈妈带我去贴的三伏贴是不是就是您刚刚讲的冬病夏治呢?”“老师,知道了中药的四性五味就能治病救人了吗?”“是不是家里做菜用的姜也算中药呀?”这都是小学生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们互动的问题。

孩子们是最有创造力和联想力的,讲师团一环扣一环的实践设计,使孩子们在初次接触中医知识与健康理念时与自身生活相互联系,进而在心中播种下中医药的种子。

在枣泥山药糕、大山楂丸等药膳制作过程中,老师们引导小学生思考时令对应五脏的规律,讲解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礼仪风俗,现场制作节日代茶饮、香囊。孩子们捧着精心设计的香囊说:“老师,我想放学后送给爸爸妈妈。”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孩子们既学习了修身治礼、佩香茶道文化,又践行了敬老爱老、孝顺长辈的传统美德。在“尽膳尽美”为主题的药膳课上,讲师团通过谐音“要善”,对《大医精诚》中的“医者仁心”进行讲解,一个个古代名医崇高医德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不由感慨“中医真伟大!”

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教育的3个关键词:生命、生活和生长。在中药贴画制作、香囊制作、代茶饮的实践课上,老师们不要求孩子们的作品必须都完整精美、药材用量精准。老师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他们全心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成果。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塑造、人格培养,正处于转变阶段,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培养仁爱之心,协同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培育积极奉献的人文情怀

“中医药文化实践课程”项目讲师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新途径,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无论是“志于道,据于德”的团队协作,还是“依于仁,游于艺”的实践操作,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大学生讲师团队已经形成“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实践指南”,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方面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工作。同时,走进小学课堂、站上讲台,有助于大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标签:
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