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房县中药材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2016-11-16 17:22:19    来源:十堰日报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刘林 报道:精准扶贫,产业先行。日前,房县农业局历时两个月修编完成了 《房县中药材精准扶贫产业规划 (2016-2020年)》,计划到2018年末,力争全县255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4.125万亩,人均年增收6200元以上;到2020年,力争贫困户新发展中药材7.5万亩,人均年增收7200元以上,贫困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中药材产业收入占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实现158个贫困村2550户8507人脱贫致富。

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房县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成功之路。

房县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中药材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景广阔。房县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 “八张名片”之一,把大健康产业列为新兴朝阳产业来重点培育。

为发挥中药材产业扶贫支撑作用,破解资金投入难题,该县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建档立卡产业扶贫户,在规定年度内要求脱贫的,每户给予2000元的产业发展补助;对符合金融部门规定条件需要贷款的,原则上给予 “10万元以内、1-3年期限、全额贴息、到期偿还”的贷款贴息扶持;对从事中药材产业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在贫困村流转农户土地,领办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根据产业基地规模和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户数给予奖励,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特别明显的,在产业基地配套建设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 (驰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的经营实体,单项一次性奖励5万元;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的奖励。

在发展中药材产业过程中,房县强化规划引领和资金扶持,坚持因地种药、林下套种,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向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园区化带动、品牌化培育转变;坚决杜绝毁林开荒种药,做到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生态建设,在生态保护中提升产业价值。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房县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势产业,探索出了 “租金+薪金+股金”三金链接产业扶贫模式,即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建设产业基地,又常年在产业基地打工,获得土地租金、打工薪金,通过土地、林地等资源入股,每年可获得一定的股金分红。实行这种模式,贫困户没有经营风险,而且有了稳定的收益,企业也解决了用工难题,贫困户和公司实现双赢。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在军店镇三溪沟村等3个村以每亩400元至7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1.4万亩,全部种植中药材,县里拿出150万元作为股份,为每个贫困户配3000元神农饮片股份。贫困户既得土地租金,又能拿到股金,在基地劳动还可得薪金,贫困户户均年收入突破1.5万元。该基地每年带动210户、680人实现脱贫目标,有力地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标签:
中药材产业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