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白术现今常见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选择

2017-12-22 18:15:52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白术是我国传统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应用广泛,药用价值高,历代医家为了让白术更好的发挥其功效,故历代医家也都十分重视白术的炮制,希望通过其炮制,提高白术的功效,在临床药用中收获更理想的疗效。白术的炮制方法在古今中甚多,品种之众,令人喜不自胜。综合历代使用的炮制品种,计有生白术、清炒白术、焦白术、煨白术、白术炭、浸白术、煮白术、煎白术、土白术、麸炒白术、酒白术、醋白术、蜜白术、姜白术、米泔白术、乳白术、盐白术、小麦制白术等,但现今常用的只有生白术、土炒白术和麸炒白术等三个品种,而这三种不同炮制品在临床功效也各有不同,那么,白术现今常见的炮制品是如何炮制的呢?不同炮制品在临床应如何选择使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一、白术现今常见的炮制方法

1.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用水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土炒白术:先将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上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白术片每100kg用灶心土25kg。

3.麸炒白术:先将锅用中火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白术片,不断翻炒,炒至白术呈黄褐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白术片每100kg用麦麸10kg。

二、白术的炮制性状

1、白术:为不规则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和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周边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皱纹和瘤状突起。质坚实,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2、土炒白术:形如白术,表面杏黄土色,附有细土末,有土香气。

3、麸炒白术:形如白术,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偶见焦斑,有焦香气。

三、白术的炮制作用

1、白术:生用,以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为主,用于痰饮,水肿,以及风湿痹痛等。

2、土炒白术: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等。

3、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作用,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

四、白术不同炮制品在临床应用的选择

1、生用

(1)四肢浮肿: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具有燥湿利水的作用,用于水湿内停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如五苓散(《伤寒论》)。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属水湿内停者。

(2)痰饮内停:常与桂枝、茯苓、炙甘草同用,具有健脾化饮的作用,用于痰饮内停,脾失健运,胸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气短,如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若与猪苓、泽泻、半夏等同用,用于痰饮水气停蓄心下,呕吐,吞酸,如苓术二陈煎(《景岳》)。

(3)脾胃气虚夹湿:常与人参、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同用,具有健脾补气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少吐泻,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如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

(4)风湿痹痛:常与附子(炮)、生姜、炙甘草、大枣同用,具有燥湿散寒除湿的作用,用于风湿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转侧,如白术附子汤(《金匮》)。

2.制用

(1)炒白术

①脾胃虚弱:常与人参、茯苓、木香等同用,具有补脾止泻的作用,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频作不止,乳食不进,身体消瘦,如白术散(《药证》);若与山药、龙眼肉同用,用于泄泻久不止,气血俱虚,身体赢弱,将成劳瘵,如扶中汤(《参西录》)。

②痰涎内停:常与干姜、人参、半夏(姜制)等同用,具有健脾和胃,温中化痰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如理中化痰丸(《明医》);若与炒半夏、炒桔梗、茯苓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和,胸膈不利,或痰气喘咳,饮食少思,如分气饮(《良方》)。

③肝旺脾虚:常与白芍(炒)、陈皮(炒)、防风同用,具有补脾泻肝的作用,用于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如痛泻要方(《丹溪》)。

(2)麸炒白术

①五脏虚风:常与牡丹皮、枳壳(麸炒)、当归等同用,用于五脏虚风,及头目不利,不思饮食,手足烦热,肢节拘急疼痛,胸膈不利等症,如大效牡丹皮散(《医垒元戎》)。

②脘腹痞满:常与茯苓、党参、炙甘草同用,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健,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如四君子汤(《局方》),方中白术宜麸炒用。

③中气下陷:常与黄芪、人参、升麻等同用,具有益气升陷的作用,用于中气下陷,腹重垂胀,脱肛阴挺,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方中白术宜麸炒用。

④气虚自汗:常与黄芪、防风同用,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用于气虚自汗,以及虚入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如玉屏风散(《世医》)。

(3)土炒白术

①脾泄:常与莲肉、茯苓、麦芽(炒)、陈皮同用,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用于脾泄,气弱易饱,口渴,大便稀溏,如扶脾散(《保元》);

②脾胃虚弱:常与人参、枳实、陈皮等同用,具有健脾除湿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停气滞,湿热内阻,胸膈痞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如大健脾丸(《古今医统》),若与潞党、云苓、归身(土炒)等同用,用于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发稀少,如补脾汤(《揣摩有得集》)。

③胎动不安:常与熟地、姜杜仲、酒当归等同用,具有养血安胎的作用,用于妇人妊娠三月,气血不足,冲脉受伤,欲小产者,如千金保胎丸(《妇科玉尺》);若与人参、黄芪、当归(酒炒)等同用,用于妇人产时,损伤胞胎,小便淋漓不止,欲少忍须臾而不能者,如完胞饮(《傅青主》)。

④带下:常与山药(炒)、人参、白芍(酒炒)等同用,具有健脾燥湿的作用,用于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倦怠便溏,如完带汤(《傅青主》)。

⑤脱肛下血:常与生地(蒸熟)同用,具有健脾补血的作用,用于痔漏,脱肛下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如白术丸(《杂病源流犀烛》)。

 

标签:
白术白术炮制中药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