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沈阳中药普涨 有天灾也有游资“推捧”

2012-02-27 09:24:27    来源:华商晨报

“这云南大旱,药材价格一涨,买货的人真少。”在沈阳南五参茸批发市场一楼,多数买家只问价格并不买货,一销售人员冲着屋里的人叹气。

沈阳市场的中药材价格又一次出现了波动,药商们又要费心面对市场选择。而这次把中药材价格推高的正是云南地区连续3年的干旱。

在经历几次中药材重点种类价格暴涨暴跌之后,很多药商对中药材的投资也开始谨慎。但投资中药材可以从中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还是吸引很多炒家愿意在上面动脑筋。

云南大旱 被推高的“三七”

听到云南3年连旱的消息,在大东区经营一家药店的林老板就到沈阳南五马路参茸批发市场了解行情。

目前,沈阳市场零售终端由于出货量不大,并且销售的是采购库存,所以并没有受到此轮价格上涨的影响,价格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但是一些大的药材经销商的出货价格已经出现了变化。半个月前120头的三七批发价390元/公斤,现在已涨到430元,足足贵了40元,涨幅为10%,而若与去年均价相比,更是升了77元,涨幅21.81%。从2009年开始,三七的价格一路看涨,高品质的三七达到过700元/公斤。

“三七价波动挺厉害,谁也不敢在这时大量投。”在林老板的记忆里,2010年,受到干旱影响,云南三七的价格暴涨。以120头三七为例,就从2009年的每公斤80元上涨到440元。现在虽有回落,但价格整体趋势还是上涨。

不光“三七” 阿胶8年涨7倍

中药材涨价的行列中,并不只有“三七”等云南产的中药材。

在大东区小什字街一家大药房,一盒250克装的东阿阿胶的价格是350元。同样这么一盒阿胶,8年前的售价才50多元。药房的曲老板说,估计价格还会上涨,预计会破400元。

据药房的中药师陈师傅介绍,现在中药材的价格普涨20%~30%,有的个别品种上涨50%以上。像沉香现在400元/公斤,比去年上涨了200元/公斤;百合由80元/公斤涨到150元/公斤;檀香等中药材的价格涨幅均达到了100%。

中药材的价格整体趋势是连年上涨,是否需要囤一些中药材已成为沈城药房、药企、经销商的老板们一直在纠结的事情。有的人已经开始在低价位时储存一些药材,以应对不断上涨的中药价格。

有些中药行业的人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趁着云南干旱,一些商家趁机抬高价格。所以,有些药材的价格还是虚高的。

患者:药钱从每天10元涨到30元

中药材价格一次次猛涨,受伤最深的莫过于常年和中药结伴的“药罐子”。

今年63岁的李秀英是典型的中药依赖。几年前,当李秀英的双腿关节在阴雨天气疯狂叫嚣疼痛时,她就开始不停地喝中药了。

2010年以前,李秀英每天用于治病的中药成本是10元钱。李秀英每月的退休工资有1200元,吃中药的花费占到了她退休工资的四分之一,在李秀英眼里,这是可以接受的。

2010年以后,李秀英发现,中药价格普遍上涨,而且不止一次。到了今年,李秀英每天吃中药都要花去30元钱。

“一天30元钱,一个月就是900元。”李秀英无奈地说,自己的退休工资大部分都花到吃药上去了。

医生:过去涨几毛 现在涨几百

“过去涨价涨几毛,现在一涨就是几百。”一名从医20余年的老中医感慨颇多。

“以前看个简单的病,开出10元以下的单张处方并不难,可如今一张处方开出的药最少也得三四十元。”老中医说。

为什么涨得这么凶?钱被谁赚去了?

炒家囤货是最重要原因

“自然灾害因素、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需求量增加、国外新增市场对中药材的认可等都是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因素。”辽宁省中药材工作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张淑贤分析。

但张淑贤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炒家故意囤积,导致价格上涨。

有什么连锁反应?药房:担心赔本 宁可缺货 面对目前的药材市场行情,辽宁地区的中药批发商们都很谨慎。

“现在谁还敢囤货?能不进就不进了!”沈阳一家药店的老板董先生说,就拿三七来说,因为价格偏高,经济条件差的消费者就会选择不买。

“别说消费者,药店自己在采购三七时,也大多犹豫不决。我以前一次买进三七都在10公斤左右,现在最多5公斤,这批货卖完后,我要考虑下次减点进货量了。”董先生说。

另一位中药师陈师傅说,去年,沉香涨得厉害,有一段时间根本没进货。

皇姑区一家药房的销售员表示,如果现在进货,一旦价格降下来就会赔本。

药厂:幸亏有储备 将来不好说

在中药材价格高涨时,药企可能会停产某种药品。比如在2010年,由于板蓝根原材料价格上涨,药企停产。像去年,三七价格上涨,三七红片的成药被厂家重新更换包装,调整价格。

但目前中药材价格上涨,还未波及沈阳的中药企业的生产。

沈阳一家中药厂的采购人员张先生说,面对中药材的价格波动,企业每年都会储备一些品种,所以,近阶段云南中药材的价格波动,企业目前并未受到影响,但将来不好说。

赚取最大利益的是游资炒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几年房产、股市等行业受到国家调控影响,一些房地产商头两年前就开始投资中药材领域。他们直接到中药材生产基地抢货源,将药材大量买进,像炒股票那样低买高抛,囤积居奇提高价格,利润可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业内人士透露,曾有炒家在简报上公布一些中药材的信息,价格会定位挺高。农户看到后,就会跟风种植。等到收获季节,市场上的价格又会被压低。此时,炒家会大批量收购药材,达到一定数量后价格基本就是炒家说了算了,然后从中赚得很可能是几百倍的利润。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有大量资金注入,会再次掀起一波上涨行情,传递到中药成品行业,将会导致市场零售的中成药价格大幅度上涨,反过来会催生更多的民间资本炒家投入其中,未来中药材价格更加难以预料。

翻倍多 需求广 比黄金房产赚钱

有经济学家称,中药材投资甚至比黄金、房产、收藏字画甚至贵金属还要有投资价值。

对此,辽宁省中药材产业协会高级经济师宋书义说,名贵中药材不一定是短线投资品种,未来10年,中药材投资可能会成为商家关注的重点。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药调研室主任曲寿河介绍,目前,辽宁省范围内药房使用的中药材品种大约600余种,备涉品种占10%。如果投资中药产业,不要盲目跟风,而应该选择区域性种植、养殖的中药材,在经营方面,应该销售全国乃至国外都无可替代的药类品种。

像蜂房、牛黄、海龙、海马、龙骨、穿山甲等这类中药材都已经成为稀缺品种,而且药效很少有可替代性。这类药材的价格持续攀升。蜂房的价格两年内疯涨了10倍,2000年的价格是30元/公斤,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300~500元。有美容功效的药材也会很有市场。

除此之外,既有观赏性也有药用性的也有投资前景。在吉林种植人参的王老板说,人参、灵芝等中药材有的已经发展成观赏性的中药材。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灵芝盆景、人参盆景,这些中药材既有药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将来也会成为投资的热点品种。

受制于人   低价收货翻倍卖

据了解,全国较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一个是河北安国,一个是安徽亳州。药商们全国各地收药,最后以统一价格再发货到全国各地。

记者从辽宁省中药材工作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安国的药商正在辽西等地收购,近日到沈阳收购五味子的价格大约在10元/公斤。整个五味子量收购差不多时,再统一放货,像本地的批发商到安国进货,价格可能就会翻几倍,甚至十几倍。

我省今年或建中药材储备基地

辽宁省中药材产业协会高级经济师宋书义称,辽宁没有中药材储存基地,也是价格波动的一个原因。

记者从辽宁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了解到,今年或在抚顺、本溪、朝阳等地建立中药材种苗基地,在抚顺建智能化的中药材储备库。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药调研室主任曲寿河认为,国家应该像管控食品涨价一样,对囤积中药材的炒作者施以重罚,严加控制,国家目前正在扶持大的企业保证市场供应,控制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

辽宁有房产商投资药材损失近百万

“中药材这两年炒得挺火。不少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的老板也都开始搞中药材投资。”一位业内人士称,像咱辽宁的五味子有商家投巨资。

据了解,2010年,辽宁的五味子批发价格达到了160元/公斤的最高值。有不少大老板都看好了这个市场,大批资金投入五味子种植。

五味子的行情是从2008年20元/公斤上涨到2009年的80元/公斤,到2010年达到最高值。五味子的生长期是3年结果,所以在2008年投资的人大赚一笔。当时,沈阳不少有实力的大老板看好这个行情种植五味子。

据行业内人透露,当时沈阳有房地产行业的老板在苏家屯地区投巨资种植900亩地五味子,而今年的五味子目前批发价格是35元/公斤。因为盲目投入,所以赔了近百万。

飞涨药价催生造假   土豆制“天麻”  猪皮熬“阿胶”

中药涨价后,部分药材批发商开始在药材上做起了掺假造假的文章。

中药材经销商张斌向记者透露部分业内所能识别的造假手段:用白萝卜冒充人参,用蛋清、银耳、色素等加工制成的假鹿茸,用猪皮等下脚料熬制阿胶,用煮软的土豆压制天麻,还有用面粉做出的冬虫夏草。这些假药还要用硫磺、硫酸镁、明矾等有毒化学物质以及滑石粉、杂草等物的“加工”和“美容”后,才流入市场。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