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山绿,莽莽林海,一棵棵根吐红芯的“北药”返魂草、形如“小人参”的赤芍,被林区职工种在了林间、草丛,也种下了真金白银般的无限希冀。 黑龙江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用一个个实际行动,做大做强北药产业,逐步实现了林区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 ▌市场调研 做出新项目 在阿木尔林业局蓝领山特产品专卖店,各种蓝莓果干、黑木耳、松籽等林下产品琳琅满目,尤其是草苁蓉、黄芪叶、金莲花等地道的药材,日益受到游客的追捧。 蓝领山特产品专卖店负责人高桂杰介绍说,婆婆丁茶每两100元,个大的金莲花2朵售价5元,黄芪叶每公斤80元。仅金莲花2017年就卖出40多公斤。 市场就是风向标。阿木尔林业局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到红旗管护区、中心苗圃和二十六站,进行实地调研。面对面探讨北药种植品种、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等情况,确定了“各有侧重、南北对进”的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阿木尔林业局根据土壤、气候等因素,2017年先行在红旗管护区和龙河管护区栽植了2000亩、1000亩的黄芪和芍药,建成了黄芪和芍药两大示范基地,为发展北药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调整结构 转出新模式 “我们要把中心苗圃改造成北药种苗基地,并植入旅游元素,建成集育苗、观赏、体验于一体的北药主题观光园。”相关负责人说。 中心苗圃经过36年的发展,有成熟的种苗繁育技术、各类大型农机设备以及完备的晒水池、喷灌系统、假植场等基础设施。2017年随着额木尔河护河堤坝公路的修建,苗圃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显露了出来。 2018年4月,阿木尔林业局依托天气冷凉的天然优势和苗圃技术优势,组织职工对蓝靛果、蓝莓、黄芪进行分床作业,重新整合10个区的生产用地,种植精选的赤芍、金莲花、蒲公英等北药植物,占总用地的1/3。 在种植北药植物的过程中,种苗管理站派出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严格按照生产要求、生产标准,严把作业的每一道工序,确保了种苗的存活率达标。 据了解,阿木尔林业局今年在苗圃大面积种植了赤芍、金莲花、蒲公英。秋天这些可收获的北药将呈现“北药花海”的独特景观。 ▌转变思维 迈出新步伐 在距离阿木尔林业局120多公里的古“黄金之路”首站二十六站,是上世纪60年代老知青在这里开垦的土地,现如今是阿木尔林业局防火办靠前驻防的一个外站。 为了发展北药产业,2017年9月,阿木尔林业局在二十六站建造了用于繁育北药种苗的两座840平方米木质大棚,并利用180亩熟地扩繁北药,将二十六站改建成北药种植基地。 阿木尔林业局森林消防大队教导员兼藏宝山北药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王德宇算一笔账,种植15亩大豆,能收入5000多元,而种植1亩地的麻叶返魂草就相当于种植15亩大豆的收益,比种植大豆收益多出15倍。 正是可观的经济效益,使阿木尔林业局今年4月中旬起组织30多名职工,奋战在一线。目前,他们在两栋大棚里播撒了金莲花种子,预计育苗100多万株,移植麻叶返魂草8亩多、2万多株,试种柳叶返魂草15亩、8万多株,铺设微喷设施4000多延长米。到明年春季将全部完成种植返魂草、金莲花各90亩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