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走进李时珍

2018-05-25 17:00:14    来源:枸杞春茶

李时珍是我国伟大的中医药学家之一,是我国最伟大的本草学家,其著作《本草纲目》家喻户晓,是我国研究中药、食品、进化的工具书。2018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蕲春、武汉等多地举行大型的纪念仪式,那李时珍究竟是谁呢?

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走进李时珍

出身

李时珍,字东壁,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出身年月日:1518年7月3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日)

说李时珍是阳历5月26号诞辰的,是哪位仁兄,加个微信,咱俩聊聊。笔者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人李时珍当时过的农历生日,你别给人提前过哈!

还可以吧,李时珍父亲就是如假包换的中医,不过,他爸爸还是让他先考功名,光宗耀祖。李时珍学习怎么样呢,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实际上属于上中等的学生。当然没有考中举人,又到了该结婚生娃的年纪,果断辍学了,开始继承祖业

医学成就

这个真的得好好掰扯掰扯了。李时珍不仅在临床方面广有造诣,在中药学方面亦可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所著的《濒湖脉学》是直到今天学习中医诊断的重要工具书。他系统整理了28部脉,既描述了脉象的状态,特征,又指出其可能的症候、疾病,而且成对给出,便于记忆和学习。

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从低等到高等、从无机到有机地排列药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李时珍本人足迹遍布我国名山大川,并且实事求是,善于总结,他的著作直至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例如他在研究曼陀罗花解毒时,就发现了前人的谬误,在解毒时光用大豆是不行的,必须再加甘草。

李时珍的卓越成就在数千年的中医药长河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熠熠生辉、历久弥新,被后世尊为“医药双圣”,其“格物明理、济世致用”的大医精神,为古今中外能人志士所敬仰。李时珍“长助典籍,若琰蔗饴”远穷僻壤之产,险探山麓之华,历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

时珍陵园始建于1980年,依托李时珍墓兴建了李时珍念馆,占地一百亩,由邓小平题写馆名。

《本草纲目》全书190万字,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辑录药方11096个;附图1109幅。自刊印以来,各类翻刻版本多达百余种,先后被节译或全译为英、法、德、俄、拉丁、日文等多种文字,传播至世界各地,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影响深远。

当过御医没?

必须有啊!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生平列表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李时珍出生 。

明嘉靖十年(1531年),李时珍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而后三次乡试不中,此后放弃科举,潜心学医。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李时珍开始正式行医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应楚愍王朱显榕邀请任楚王府奉祠正,兼管良所事务。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经朱显榕推荐到太医院任职。后又辞去职务,返回蕲州继续行医。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决心重修本草。

明万历八年(1580年),李时珍拜会著名文学家王世贞,请他为《本草纲目》作序。

明万历十八年(1590),王世贞为《本草纲目》撰写序文。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逝世。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金陵首次刊印。

标签:
李时珍中医药文化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