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发展健康医疗旅游正当时

2018-01-31 18:07:29    来源:中国旅游报

健康医疗旅游又被称为健康旅游、保健旅游、养生旅游等。世界旅游组织将健康医疗旅游定义为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健康管理和旅游服务。概括来说,健康医疗旅游可以分为以医疗服务为主的重医疗旅游和以康复疗养为主的轻医疗旅游两类。健康医疗旅游与医疗服务、医疗诊断、生活方式服务关系更加密切,健康医疗旅游指的更多的是以休闲和疗养为主的旅游活动。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以及医疗成本的高涨,民众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由健康和观光结合在一起的健康医疗旅游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热潮。据统计,全球健康医疗旅游市场总体约为600亿美元,每年市场消费约为21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0%-30%。

发展健康医疗旅游正当时

全球健康医疗旅游业正在向产业化发展。如印度成立了国家医疗旅游委员会和医疗旅游协会,制定了一整套推行健康医疗旅游的法规、政策、战略和计划。健康医疗旅游每年能为印度吸引超过16万人次外国游客前来就医。在泰国,健康医疗旅游已成为一大特色,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次外国游客到泰国接受心脏、整容、牙科手术等各种医疗服务,并领略当地名胜和风土人情。日本专门成立了国际观光医疗学会,负责协调和引导日本所有位于观光地的大学及医疗机构、观光设施将观光旅游与医疗服务紧密结合,为外国游客提供“观光+医疗”的全套服务。韩国作为世界医疗强国,主要致力于医牙、整形外科、体格检查和韩国传统医学方面,并提供与健康医疗观光相关的一系列优越条件。

近年来,健康医疗旅游迅猛发展,从单边的发展中国家游客向发达国家寻求医疗治疗转变成双边的医疗旅游游客流动。传统上,健康医疗旅游模式通常是发展中国家的患者到发达国家高端的医疗中心寻求医疗服务。随着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低廉的医疗费用和交通旅游费用、更快的就诊服务、互联网的发展等因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患者前来发展中国家就医。目前国际健康医疗旅游产业流向,主要是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医疗旅游患者前往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对健康医疗旅游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我国游客每年到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接受美容、抗衰老、亚健康、体检等健康医疗服务的消费总额超过50亿美元。健康医疗旅游是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发展健康医疗旅游对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保健康,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健康旅游产品、高端医疗服务、中医药特色服务、康复疗养服务、休闲养生服务等方面的健康旅游产品发展。2014年,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201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联合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通过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工作,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在产业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旅游业与养老相结合,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成为特点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和一定影响力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建设成一批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健康旅游的发展。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在健康医疗旅游方面的工作已经先行一步。海南、北京等地明确提出发展医疗旅游业。到海南“猫冬”度假,已在老年人群中形成一种热潮。海南热带气候能使老人们的常见疾病,如哮喘、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关节类疾病得到很好的康复。北京利用丰富的中医资源与厚重的中医文化底蕴,将中医医疗保健融合在旅游休闲中,使得“中医疗养游”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医疗旅游形式。

在健康医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异地医疗社保报销还未实现便利化,对于异地游客来讲只能个人承担健康医疗所有费用。二是健康医疗旅游专业化人才缺失,健康医疗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在旅游、健康医疗两方面都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但此方面的人才缺乏。三是健康医疗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指导标准。四是对健康医疗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和方式不足,众多健康医疗旅游产品还是待字闺中无人识。

为了更好地推动健康医疗旅游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卫计部门、旅游部门等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做好健康医疗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指南;二是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健康医疗旅游等产业发展,建设一批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和项目,做好相关产品设计;三要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在相关旅游职业院校中开设健康医疗旅游专业,培养健康医疗旅游人才,为健康医疗旅游提供智力支撑;四是将健康医疗旅游宣传与旅游目的地宣传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健康医疗旅游产品宣传工作。

标签:
健康旅游养生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