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7-08-18 14:31:27    来源:康美中药网原创

近年来,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中药饮片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853.7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9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增速领跑医药工业各行业。随着零加成,降低药占比、新版医保目录等利好政策环境下,预计2017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达到2330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734亿元。未来中药饮片将会向行业质量管理全面规范化、剂型创新使用便利化(新型饮片)、优势企业收购兼并向中药材上游拓展、中药饮片供给侧改革、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化等六大方向发展。

一、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了市场,成为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另一块瑰宝。2017年6月广东药监局开始接受申请,多年前已布局配方颗粒研究的康美、天士力、神威将能够扩军圈地,分享配方颗粒市场蛋糕。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图表:2011-2016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显示,2006年-2015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4737.3亿元增长到2553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35%。其中,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药品四类子行业,2006年-2015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4%、17.02%、17.75%和22.6%;中药饮片子行业销售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到161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2%,增速居子行业首位。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4.02%上升到2015年的6.5%。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我国市场上,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销售规模较大的上市药企分别有康美药业、中国中药、红日药业、香雪制药、太龙药业。康美药业是中药饮片的龙头,而中国中药则是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主导企业。

二、国家政策促进中药饮片行业发展

1、基本驱动力:外资禁入。中药饮片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范围,始终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行业,不受外资冲击。《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多次修订版本中,明确禁止外商投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并且禁止出口“中药饮片炮制技术”。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2、主要驱动力:零加成政策。2017年9月底前公立医院全部取消(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加成(卫计委),医院为减少损失将增加中药饮片使用量;零加成政策影响下,中药饮片作为化药、中成药的替代品享受政策利好。

3、辅助驱动力:降低药占比、新版医保目录。降低药占比: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卫计委),预计将造成药品费用减少超过1000亿元,中药饮片作为化药、中成药的替代品受政策利好。新版医保目录:2017新版医保目录严格限制中药注射剂,预计将使中药注射剂大品种销售额减少至少88亿,中药饮片作为替代品受积极影响。

在政策利好驱动下,预计2017、2018年中药饮片分别增长19%、17%。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30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734亿元。

三、中药饮片行业趋向整合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行业两大特征:

一是生产企业规模小而散。相对于中成药产业,中药饮片产业起步晚,企业普遍规模小而散。

二是行业集中度低,销售额不足亿元的企业占70%。到目前为止,中药饮片专业化程度和品种集中度不高,缺乏自身品牌和特色。现有饮片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落后,不适应现代中药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需要。每家饮片企业每年提供医院的产品有600~800种饮片规格,检验负担较重。在面对中药饮片企业普遍规模小而散、行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关键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缺失、法制化管理进度缓慢的问题上。中药饮片行业监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准文号管理。目前我国除对部分急需加强管理和科研基础较好的品种,如大黄、丹参、青黛等70种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试点外,还未全面实施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制度,未来将向药品文号管理方向发展,没有取得批准文号,饮片企业将不能再生产此类饮片品种。

2、严格GMP认证。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我国中药饮片企业数量1006家,其中500家2015年底时未通过新版GMP认证;2015年和2016年,飞检抽查比常规检查更加频繁,全国分别收回中药饮片GMP证书82张、79张。

3、在饮片标准方面进行统一。我国一直在饮片炮制上缺乏统一标准规定,而且在饮片质量控制标准上长期缺失。主要由于各地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多样,有的差别很大,甚至互相矛盾,这样导致了饮片最终产品质量和疗效的地方差异。目前,也在完善实施道地药材药材标准和中药材基地GAP认证,从源头上保证药材的质量。

4、建立饮片质量评价量化标准。长期以来中药饮片质量评价长期使用外观、颜色、气味、水分等相对简单的表观评价标准,缺少诸如关键有效成分、农残、重金属有害成分检测等量化评价,也是妨碍我国中药饮片健康发展、中医药文化走向国际的因素之一。

在监管压力之下,小型企业生产质量与要求相去甚远,又无法负担改造生产线所需的巨额开支,只能退出市场。小企业生产质量无法达到新版GMP认证要求,近两年161家企业被淘汰。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规模大且规范的企业可以经受住严格的监管制度的考验,还可并购未达标但有价值的小规模企业,从内生和外延两方面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中药饮片行业逐渐趋向整合。

四、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趋势——布局上游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主要原材料,中药材费用占中药饮片生产成本超8成,中药材价格的波动影响中药企业的盈利水平。中药材价格受供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自然条件、产业政策、替代药物发展、下游厂商采购、资本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幅度大。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药饮片企业布局上游中药材。一方面,可以实现部分原材料自给自足,减少中药材采购及流通环节费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市场上中药材价格频繁大幅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

中药饮片正进入发展“快车道”

总之,未来中药饮片将会向行业管理规范化、剂型创新使用便利化(新型饮片)、优势企业向上游中药材拓展、中药饮片收购兼并供给侧改革、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化等六大方向发展。

标签:
中药饮片医药行业市场前景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