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首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课题将用五年时间从中医药文化的三个层面、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途径。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四川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中医研究所等机构将共同完成该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查德忠、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等领导出席会议。
该课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下设五个子课题,分别由张其成、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苟天林、四川大学资深教授詹石窗、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教授李萍、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宗明负责。 张其成介绍课题的总体研究框架为:从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和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途径。每个层面只研究一个关键性问题。两个维度纵向侧重于国内“传下去”,横向侧重于国际“传出去”。五个子课题为:①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②中医药文化养生实践助推中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③中医药文化品牌符号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塑造。④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⑤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张其成表示,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儒释道的精华,蕴涵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要素、文化基因。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而且是自古流传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与民众生活至为密切的科技与人文融通的“优秀文化”。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国医大师李今庸、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钱超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所长蒋力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张志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琳等国内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参与研讨。大家肯定了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作者: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高新军 通讯员曹银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