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产值40.92亿元!黔东南壮大中药材产业

2021-03-05 10:59:19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近日,笔者从农业农村局获悉,“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由64.28万亩增长到109.50万亩,增长70.34%;产值由16.16亿元增加到40.92亿元,增长153.22%。

产值40.92亿元!黔东南壮大中药材产业

黔东南属亚热带润湿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达到67.7%,良好的自然生态孕育了优质、丰富的中药材品种和资源,全州已查明中药资源共有2831种,其中药用植物2656种,占全省药用植物3927种的67.7%,占全国11146的23.83%。被誉为“天然药库”“苗侗药都”,素有“苗药三千,单方八百”之称,是全国、全省道地药材主产区。

“十三五”以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抢抓国家和省政策机遇,坚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充分发挥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将中药材产业作为黔东南州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采取了一系列强力的措施推动全州道地中药材产业实现长足发展,成为全州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

产值40.92亿元!黔东南壮大中药材产业

截至2020年底,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9.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60万亩),其中重点品种太子参18.5万亩、钩藤42万亩、草珊瑚5.1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钩藤、草珊瑚人工种植区。建成2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含林下生态种植基地)193个,面积21.15万亩。培育了施秉、黄平、黎平、剑河4个10万亩以上的种植大县。

产值40.92亿元!黔东南壮大中药材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黔东南州积极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从“源头”上保证药材的品质和质量。选育的“黔太子参1号”为贵州省第1个通过审定的中药材品种。同时,全力开展产品认证,积极推进道地药材品牌建设。施秉太子参、剑河钩藤、黎平茯苓、榕江葛根、黄平白及等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苗医药”“侗医药”“从江瑶浴”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麻、山药等品种获得有机认证。

近来年,黔东南州围绕药旅结合、药养结合、药文结合,实现种植、加工、观光一体化,初步建成5个省级中药材园区。据统计,全州参与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企业121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401个。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全州中药产业累计带动农户14.45万户55.6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7万户34.07万人。

此外,黔东南州加强推进中药材产品由原料鲜销向加工定制销售转变。大力引进和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全州现有规模化加工龙头企业49家,年产值9.82亿元;加强“定制药园”建设,打通中药材从种植到加工再到终端的流通渠道,全州共申报6家企业,覆盖种植面积共4.633万亩。

接下来,黔东南州将在国家、省对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医药基础优势,继续壮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标签:
太子参中药材种植黔东南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