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亳州:传统中医药“老树开新花”

2018-09-26 09:09:49    来源:亳州晚报

耗时耗力的人工切割饮片变为“智能化”流水线统一生产,需要守在火炉边耐心盯守的熬制中药进化为开水冲服的中药配方颗粒……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医药传统行业这棵“老树”开出现代中医药产 业朵朵“新花”,“中华药都”亳州正打开国际视野,向着“世界中医药之都”的目标迈进。

亳州:传统中医药“老树开新花”

在源和堂药业,只需在中控室远程操作,就能实现传统饮片的智能化生产

亳州:传统中医药“老树开新花”

济人药业提取车间

亳州:传统中医药“老树开新花”

东方帝维的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代表行业最高水准

传统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

穿上无菌服、戴上无菌帽,洗手、消毒,经过一系列除菌程序,走进安徽源和堂饮片的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正在进行川穹、丹参、黄芪、白术等中药材的加工切片,加工出的饮片大小、厚度基本一致。偌大的生产车间内,只有几名穿着无菌服的工人,进行着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和把关。传统饮片加工中负责分发、挑拣、切片、包装的工人们已不见踪影。

“这是我们企业花费了五年时间,研制成功的一体化自动化生产线,过去需要近两百人完成的工序,现在只要几十人就能完成了。”安徽源和堂药业生产技术总监郜海涛介绍,从投料清洗到切片,再到烘干包装,都能通过中控室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中药的切割、湿度、温度都有标准化控制,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

“给生产线发出指令的是被称为‘大脑’的中枢控制端。”郜海涛介绍,中控室就如同人类的大脑神经,只需要输入某种中药的名称,生产线设备就会按照这种中药的药性和设定好的程序,进行统一生产加工。以前需要依靠人工清洗、烘干、切片,如今投放原料后,只需在中控室输入程序,所有工序就可以自动完成。

据介绍,中药饮片加工工艺各不相同,该智能化生产设备采用自上而下的多层作业方式,优化了物流过程、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了不同环节的相互影响。炮制生产线日平均加工饮片12吨,高效且节省人工,适合大品种饮片处理。

从传统药企向科技型药企转型过程中,创新是强助推器。身为生产技术方面的负责人,郜海涛已经在安徽源和堂药业工作了15年,不仅随着企业一起成长,更是见证了中药行业从传统饮片加工到智能化生产的关键变革期。

“以前加工一批中药饮片,一个车间内需要近200人,清洗、切割等环节都需要人工完成,还难以保证饮片厚度、大小的一致,会浪费很多原材料。”郜海涛说,一体化生产线研发的成功,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保障生产质量,更是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企业可以放心地接收订单,提高企业的效益。

配方颗粒让中药不再难“熬”

“传统中草药的服用以煎煮汤剂为主,是数千年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但存在煎煮麻烦携带不便,量大难服,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需求。”郜海涛说,加之中药饮片煎煮方法难以统一,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中药配方颗粒采用标准工艺生产,变患者自行煎药为工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制药。作为传统中药饮片的发展与补充,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定、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被称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

为了能够尽快实现中药配方颗粒规模化生产,安徽源和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立项进行550个中药品种配方颗粒的企业标准研究,并达到国家管理的准入要求。此外,企业还根据客户要求,增加了其他中药品种配方颗粒的企业标准研究,正逐步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收载的全部中药品种。

与源和堂一样,济人药业也在中药配方颗粒研究上不断发力。截至目前,济人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已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2项,亳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5篇。企业“基于汤剂传承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5年度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在济人药业的自动调配系统智能化中药房,原先手工抓药、称量、调配及封装的过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中药调配场景。“只需10分钟,就可以将一个有10多味中药的处方变为可以直接饮用的配方冲剂。”企业副总经理曹勇说,这不但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也实现了中药用药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此前,济人药业的拳头产品——以民间秘方为基础,经中药现代化技术研发的疏风解毒胶囊,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金奖的中药固体制剂。疏风解毒胶囊由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升级为甲类品种,2017年单品种销售6.5亿元。

2017年,我市在省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引导市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中医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被列为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

转型升级打造药都核心竞争力

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已在亳州药企中形成共识。

在省发改委公布的2017年度安徽省“三重一创”建设第二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名单中,东方帝维作为亳州市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创制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位列其中。公司于2013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兽药GMP认证,2016年通过代表行业最高水准的悬浮生产线,其中灭活苗(含冻干)生产线为国内首家。

除了加快转型升级,还有些企业选择在延长中药产业链上下功夫。位于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的安徽斯力泰集团是一家以生产中药类保健食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率先建设了生产保健食品的十万级净化生产车间,进一步延伸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产品的链条,实现了从中药材原料到中药保健食品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传统的中药饮片只是初加工,通过我们的延伸,中药材的价值又翻了几倍,对企业将来的发展有很好的助推作用。”安徽斯力泰集团董事长马峰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保健,亳州依托中药材基地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把传统的中药材通过技术深加工,变为养生保健,使中药用途变得更为广泛。

安徽源和堂药业、济人药业、斯力泰集团等一批药业企业的创新升级,也在不断地为我市的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

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药业工业企业有322家,其中,有GMP证书和生产许可的企业178家,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衍生产业和中药服务业的现代中药科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为提升中药创新研发水平,针对中药材品种选育与规范化栽培、饮片加工与有效成分提取、中成药生产与新药创制等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我市建立了政府牵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模式。开展品种优选优育,为全市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提供科技支撑,不断提升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保障水平。

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奋力实现“三个千亿”目标,即到2020年,中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中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中医药商贸流通收入突破10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规划为指导,着力引导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市药业发展局产业科科长王建军说,政府会持续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把我市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中医药之都。(记者 李锦文 文/图)

标签:
中医药现代化亳州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