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牛蛙整治如何解?和平乡“千金方”巧支招

2018-06-28 11:13:40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漳州6月26日讯(通讯员 张云窗 黄晓玲)近年来,“牛蛙整治风”席卷各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在发展的大流中独树一帜。然而,大力整治下的这片“金山银山”该如何恢复、如何保值、如何发展,成为构筑“绿水青山”画卷的首要问题。

云霄县和平乡上坂村,通过整合原牛蛙养殖基地以及一些杂、废、碎地块,积极发展芡实种植,为村里的发展开出一张转型升级的“千金方”。

6月7日,在云霄县上坂村贫困户徐银枝家中,她正用手中的小刀剥开一颗圆鼓鼓的带刺“绿果子”,挑出一颗颗宛如石榴籽的东西。“这‘鸡头子’,别看小小一颗,可是有‘水中人参’的好名头!”徐银枝边忙着手里的活边笑着说道。而徐银枝口中的“鸡头子”、“水中人参”其实就是珍贵的中药材——芡实。

从“死水”到“活水”的种植之路

去年年底,从广东打工回来的几个村民提及芡实种植的好效益,让驻村第一书记谢卫军萌生了把芡实果“请到”上坂村的想法。“芡实种植绝非一时兴起,我们除了看到好效益,也看到了它脱贫带富下的绿色前景!”谢卫军说道。

芡实之所以能充分利用牛蛙整治地的最大原因在于,两者都需要非常干净的水源以及生态环境,而区别在于牛蛙养殖产生的是“一滩死水”,芡实则是生生不息的“活水”。但是,好吃难栽的“鸡头子”具体如何种植,谢卫军和种植户们心里都没底,特别是从他处得知,县里其他村也曾试种过,但往往是只长叶子,不结果实。所以,为更好地规划好芡实种植这篇“发展新章”,谢卫军特地邀请农业专家到现场检测土质、水质,并携种植户积极到广东等地区“取经”。种植过程中,针对夏季水源不足的问题,集全村之力打了机井,投资十几万元为芡实果引来干净的“活清水”。

今年6月份,田里的芡实成熟,花叶壮硕,果实饱满,大家才被打了一剂定心剂,尤其是首果采摘后,比原产地更清甜的口感,让大家更明晰地看到未来的致富路。

从“黑色污染”到“绿色环保”的疏导之术

“以前这里臭不可闻,流到下面田里的水都是又黑又臭,旁边哪里敢种什么庄稼呀,也种不活呀!”村书记吴绍权回忆起去年牛蛙整治之前的情形,一脸无奈。今年,上坂村在乡政府的引导下,以“生态+”为抓手,秉承着“拆不是目的,转型成效才是关键”的目标,采取疏导结合的方法,以“疏”为先,以“导”为主,大力整治“疏通”牛蛙养殖“脏乱差”,“劝导”牛蛙整治善后工作,积极完善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开辟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子”,实现村域的“净美富”。

现如今,原先的牛蛙养殖基地已全部转型种植了芡实果。夏风微拂,荷叶般的芡实叶打起轻颤,荡起阵阵涟漪,红蜻蜓略过水面,带起浅浅芡实花香,只剩远处采摘芡实的种植户提醒着——“这是上坂村的23亩芡实种植试验基地”。

从“污染源”到“致富果”的脱贫之道

“广东那边,芡实1斤要卖到100到120块钱,而我们的芡实是定价一斤100块,按现在250斤左右的收获量的话,除掉人工成本,最后到农户手里,可以净挣1万多万元”,谢卫军介绍道。试种成功后,上坂村顺势而为,在村里成立了“云霄县芊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模式,集结人力、物力、经验、做法等,不断更新芡实的种植“新公式”。

现今,越来越多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过来咨询芡实种植的相关情况,准备加入合作社。用他们的话说,小小芡实籽,却是大大致富果!鉴于芡实种植良好的景观效应与致富效益,下一步,和平乡将以此“千金方”为推手,把芡实种植作为当地扶贫的一个新的“闪光点”,积极吸纳更多的村民对芡实进行自主育苗、种植与深加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打造村域特色“名片”——上坂村不仅是种芡实的特色村,亦是观芡实美景、品芡实全宴的“亮点村”。

标签:
芡实乡村振兴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