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贵州省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2018-06-22 11:07:1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仲夏时节,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走进凤冈县天桥镇天桥村,一片片绿油油的丹参长势极旺,藤杆上开满了紫色小花,微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尽管天空飘着小雨,田间除草的村民,依旧干得热火朝天。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诊断把脉”开致富良方

“乡亲们,除草之后把草放在田坎上,不然下雨之后野草又重新长起来了。除草时要小心,别弄坏丹参…… ”还没走进丹参基地就听到了驻村干部的吆喝声。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据介绍,发出吆喝声是凤冈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覃勇。“今年丹参长势好,估计有个好收成”在田间查看丹参的覃勇向记者介绍到,天桥村位于凤冈县南部,距凤冈县城71公里,全村山梁起伏、沟壑纵横,素有“凤冈的西藏”之称,为此凤冈县国家税务局“把脉开方”——因地制宜发展中草药丹参这种特色产业。

据了解,凤冈县国税局经过长期探索,多次到山东日照、金沙等地调研、考察,结合天桥村地理环境,选择了丹参作为天桥村特色产业。然后通过与中国中药集团沟通洽谈,将丹参种植基地在天桥镇天桥村落户。同时凤冈县国税局全力支持以合作社带动丹参生产种植,鼓励村民参与丹参种植。目前,丹参种植已成为帮助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覃勇告诉记者,要脱贫,必须要依靠产业,没有产业脱贫是真正算不上脱贫的。凤冈县国税局扶贫干部就是要找到“穷根”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扶贫扶到“点子”上,激发贫困群众信心。

据悉,凤冈县国税局在脱贫攻坚中,通过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用活“一盘棋”思想,组织凤冈县国税局23名驻村帮扶干部成立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一把手’亲自指挥,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队、军人先锋队、巾帼模范队4支队伍将驻村干部与贫困户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聚焦发力,为天桥村的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精准发力”叩致富大门

在田间,记者顺手摘下几朵丹参花,放在手心端详。驻村第一书记陈勇(凤冈县国税局)说道:“现在这个丹参只是长枝干,立秋之后才开始长根,到时候还要把丹参的枝干除掉,这样根才长得快。”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陈勇告诉记者,通过调研发现,天桥村的土壤、气候、光照、海拔、湿度、昼夜温差等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丹参,于是村“两委”决定大胆尝试,探索种植丹参的发展之路。

说干就干,凤冈县国税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从中国中药公司请来中草药种植专家,对天桥村土质、气候等种植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得出当地十分适合种植丹参、刺梨。结合当地实际,乡亲们的一致同意种植丹参,通过群众大会村里成立了凤冈县天蓝水净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种植丹参。

合作社的成立就需要资金,贫困户的日子本已捉襟见肘,产业发展资金哪里来?

凤冈县国税局副局长颜昌金告诉记者,凤冈县国税局54个干部每人为挂帮户出资1800元,共计10万余元,作为原始股金,再通过当地政府、社会等又筹集了五十万元,成立合作社。目前,合作社56户贫困户为成员,采取现金、土地、贷款等方式入股,当地老百姓除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收入外,年底还能参与分红。

据了解,合作社采用“土地流转+基地劳务+资金入股”方式,流转土地203亩,土地流转每亩每年租金收益150元,基地能带动300多人次务工就业,平均每人每天报酬在70到100元不等,另外,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把丹参种植纳入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作,规避了群众单独种植的风险,确保了丹参种植户的利益。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丹参种植基地没有我家的土地,所以今年我家没有流转土地,但我能在这里干活,活很轻松,每天能挣80多元,像我这种老头子有这样收入相当不错了!”今年已62岁的冉瑞昌乐呵呵地说道。

“以前,穷,是因为环境不好,没有产业,现在政府帮我们找产业,我们肯定积极行动,当初村里说是要种植丹参,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我家土地也流转了,还是在这里做工,一天70元多元。”天桥村村民邓成高笑呵呵地说道。

“齐心协力”种致富甜果

“今年是村里第一年的种植丹参,目前还没有经济效益,但是群众的收入是已经到位了,就算是亏损,群众已都赚到钱了,据我估算,今年丹参是可以丰收的”合作社负责人李学文满怀信心地说道,丹参在收购方面是与中国中药公司签订了合同,保底价7元一斤,最高的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是12.5元一斤。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所有的丹参种子都是从山东日照运过来的,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能确保药材品质。”李学文告诉记者。至于丹参种植技术,李学文怪不好意思地对记者介绍道,丹参种植大家都是第一次种,没有种植丹参的经验,至于何时种植、何时能除草、何时能施肥、施多少肥都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中国中药集团提供相关技术,慢慢摸索实践。

李学文也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村民还在观望,如果这一季收成好,下一季肯定会有人跟着种,在下步工作中,合作社也打算让村民自己种植,”走访中,不少村民也表示,种植丹比必种玉米划算,一斤玉米市场价1元左右,丹参保底价7块钱一斤。

凤冈县天桥村:中药产业治“穷根” 脱贫致富新“希望”

“天桥村原来一直以玉米、水稻、辣椒种植为主,一亩地年收益在700元”天桥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天桥村通过发展丹参种植项目,到目前为止,农户把土地流转和劳务报酬加起来,平均每个人超过3000元。

“按照去年的市场收购价大概是每斤12.5元,亩产平均在800斤以上,毎亩丹参就有10000元的收入;最不济市场收购价萧条也能按保底价每斤7元收购,这样毎亩也能有5600元的收入。”望着眼前一大片丹参地,王伟算起了一笔账,再扣除成本,丹参净利润平均每亩3000-5000元左右。

天桥村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立足实际发展中草药丹参种植,构筑‘公司+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良性发展格局,有效实现让天桥村从“资金帮扶”到“产业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标签:
中药致富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