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国家食药监总局在金银花问题上制造的谎言(之一)

2014-08-19 09:18:23    来源:新浪微博

为了掩盖为利益集团代言,将南方地区金银花更名的真相,国家药典委9年来不断变换理由,欺上瞒下。

谎言一:更名是为了实现“一药一名”。

面对医学界和农民的质疑,国家药典委最初的理由之一是为了实现中药的“一物一名”。 2014年8月15日晚上,药典委在官网上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理由:“药物要精确到克,甚至到毫克。药物起作用的是其内在化学成分,既能治病也会有副作用,有时稍有差池,就会带来疗效和安全风险的巨大差异,即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言下之意,就是为了生命的安全,对于过去中药材里“一名多物”的,哪怕成分只有丝毫的不同,也应该进行细分。

众所周知,中国药典中收录的中药,有很多具有毒性。但无论是历代本草名著对金银花的性味描述,还是现代科技的检测,都证明金银花对人体基本无毒害。那么,国家药典委明知药典中药性相左、药名相同、有毒害风险的药物比比皆是,为什么不抓紧进行更名和分列,却急着要将无毒无害、药理药性完全一致并千年通用的北方金银花和南方金银花分家呢?这里面的原因,一定要邵明立和钱忠直们才能说清楚。

更耐人寻味的是:药典委仅仅因为一种成分(木犀草苷)含量上的细微差别,把千百年来南北地区忍冬科植物通用的“金银花”名字,专授给主产于邵明立家乡的忍冬,确实实现了“一药一名”。但新命名的“山银花”,却“一名多物”,有灰毡毛忍冬等4种植物来源,它们同样存在着药用成分品种和含量上的差别,国家药典委为什么不担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呢?为什么不担心老百姓用“山银花”用出人命来了呢?

谎言二:更名是为了“正本清源”。

国家药典委认为,从本草考证结果看,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只有一种,即“忍冬”,应当“正本清源”。言下之意,就是忍冬本来就尊享“金银花”的专有权,其他的都是“山寨版金银花”,简称“山银花”。

此说法既不符合本草考证的实际,也没有尊重传统和现实。

首先,今天的“忍冬”不是历代本草著作中的“忍冬”。

历代本草经典著作对“忍冬”植物形态的描述,均与包括今天的“忍冬”在内的几乎所有忍冬属植物相符。古人对药物的了解不可能有现在精确,不同地方的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也会导致形态上的差异。所以不同地方往往把近似的植物当做一种植物对待和应用,大黄、黄芪、白芷、蚤休等都存在类似问题,这些情况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及中医院校高级教材《中药学》里比比皆是。忍冬和金银花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且更为复杂。因此,把古代本草文献中的“忍冬”简单确定为今天药典中的“忍冬”,是不科学的,定为忍冬属植物才合理。

从本草经典著作对产地的描述看,古代的“忍冬”更应扩大外延。《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称忍冬“今处处皆有”,《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说“忍冬在处有之”。笔者的家乡,常见的金银花就有灰毡毛忍冬和细苞忍冬两种,尤以灰毡毛忍冬最多。古今的本草名家,传说中尝百草而死的炎帝神农氏自不待言,从陶弘景(南京)、苏颂(福建泉州)、唐慎微(成都),到李时珍(湖北黄冈)、汪昂(安徽休宁)、赵学敏(杭州),以及擅长应用金银花的方书作者和温病学家如葛洪(江苏句容)、沈括(杭州)、朱橚(安徽、云南)等等,都是南方人,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他们不可能随时跑到北方省份去考察药物资源和调药治病。在他们眼里“随处可见”、随时可就地取材的金银花,显然包括以灰毡毛忍冬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各种金银花。

如果有人非要钻牛角尖,认定本草中的“忍冬”就是今天药典中的“忍冬”,那么谁能够回答:古代这些生长在南方的本草名家和方书作者,不可能没见过、也不可能没使用过其他忍冬科的植物,那么这些植物在本草著作中都叫什么名字呢?

其次,“金银花”的品牌权属于众多忍冬科植物。

即便抛开“忍冬”的争议不说,“金银花”是众多忍冬科植物的花,不存在任何争议。“金银花”本是一个俗称,由“初开色白,数日则变黄,每枝黄白相间”而得名。千百年来,不论是中国北方还是南方地区的民众,都把忍冬科植物这种花叫做“金银花”。在南方农村,几乎所有年长的农民都认识两种以上的忍冬科植物,并且知道它们的花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银花。所以,国家药典委假学术之名,把这样一个传承千百年、被亿万民众认可的忍冬属“公共”品牌,专授予其中一个“股东”,实乃冒天下之大不韪。这种行为用“无知”显然无法诠释,只能解释为“胆大包天”。背后的推动力量是什么?路人皆知。

国家药典委为了掩盖充当利益集团代言人的事实,以学术为幌子,揪住南北金银花的细微差别大做文章,迷惑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们改名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药品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实际上,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北方金银花和南方金银花分列不是他们的目的,把南方金银花赶出金银花市场才是目的。国家药典委如果认为主产于邵明立同志家乡的“忍冬”品质最优,不宜与南方金银花为伍,为什么不把“山东金银花”直接简称为“山银花”,把“金银花”这个俗不可耐的名字丢给品质低劣的灰毡毛忍冬们呢?

(关于食药总局的谎言待续,后面的才是弥天大谎)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标签:
金银花山银花双花之争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