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是一种常用动物中药,系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干燥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由于生鳖甲质地坚硬,有腥臭气,不易有效成分的煎出,因此历代医学家为了使其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充分发挥临床应用疗效,从古时汉代开始就有辅料和采用多种不同的炮制方法。现代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砂炒醋淬法,临床上亦以制鳖甲为常用。那么,鳖甲是怎样炮制的呢?炮制后又怎样应用于临床呢? 一、古代炮制方法 汉代有炙制(《金匮》)。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醋制、童便制(《雷公》)。唐代有制炭(《千金翼》),烧灰捣筛为散(《外台》)的方浊。宋代有蛤粉炒;童便浸炙(《总录》),醋硇砂炙、醋浸反复炙(《局方》)。元代出现了醋淬、醋煮(《世医》)。明代有童便酒醋炙(《普济方》),酒洗醋炒、桃仁酒醋反复制(《奇效》)。清代有酥炙法(《经纬》)等炮制方法。此时,其炮制方法有十余种。 二、现代炮制方法 1、鳖甲:取原药材,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晒干。或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凉,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气,干燥。 2、制鳖甲:取砂子置锅,用武火炒热,放人净鳖甲,拌炒至表面呈淡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趁热投入醋液中淬之,捞出,干燥,捣碎。鳖甲每100kg用醋20kg。 三、炮制性状 1、鳖甲:呈不规则的碎片,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内表面类白色,质坚硬,气腥,味淡。 2、制鳖甲:外形同“鳖甲”,呈深黄色,质酥脆,略具醋气。
四、炮制作用 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经、肾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的功能。 1、生鳖甲:质地坚硬,有腥臭气,养阴清热,潜阳息风之力较强,用于热病伤阴或内伤虚热,虚风内动等证。 2、制鳖甲: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味。醋制还能增强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制鳖甲软坚散结之力较强,用于癥瘕积聚,阴虚潮热,月经停闭。 五、临床应用 1、生品用 虚风内动,常与生地、生龟甲、生牡蛎、阿胶等同用,能平肝息风,滋阴潜阳,用于热病伤阴所致的虚风内动证,如三甲复脉汤(《条辨》)。 2、炮制用 (1)瘀血闭阻:常与炒廑虫、柴胡、丹皮、炒射干等同用,功能消癥化积,可治肝脾肿大,腹中包块等证,如鳖甲煎丸(《金匮》)。 (2)癥瘕、疟疾:常与草果仁、厚朴、黄芪等同用,具有软坚散结或截疟的作用,用于心腹癥瘕,痃癖坚硬,或疟疾日久成为疟母,如鳖甲饮(《济生方》)。 (3)血滞经闭:常与大黄、琥珀同用,具有祛瘀通经的作用,用于滞血不消,或月经闭塞,小腹疼痛,如鳖甲丸(《圣惠方》)。 (4)阴虚潮热:常与地骨皮、青蒿、知母等同用,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用于温病日久伤阴,津枯口干,午后潮热,面红颧赤,形体消瘦,如清骨散(《准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