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年均降雨量只有277毫米,而且集中在第三季度,没想到老天爷眷顾山里人,旱地里长出了山药、生地、银柴胡等中药材。如今,在工商部门的帮扶下,我们设立了合作社,并注册了塞上富民商标,土药材变成了金宝贝。”提起种植中药材,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预旺富民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 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心县工商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立足职能助推该行业发展。 该局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中药材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引导生产、连接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的作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竞争能力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目前,该县已有10个村发展中药材种植,种植农户达100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种植面积约3400亩,品种包括红柴胡、银柴胡、黄芪等。 该局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优势中药材资源,注重引导企业做好品牌产品的申报认定和宣传推介工作,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中药材种植,提升中药材品牌价值。该局还加大合同帮扶力度,指导签订中药材种植合同21份,签约金额189万元。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