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陇西依托资源区位优势 倾力打造“中国药都”

2012-04-27 02:52:40    来源:甘肃日报

    陇西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倾力打造“中国药都”,中医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陇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西北药都”之美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干燥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和仓储存放,是省委、省政府确定打造“中国药都”的核心区。近年来,陇西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抢抓国家和省、市加快陇药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狠抓种植、加工、营销、仓储等各环节重点工作,中药材产业呈现种植基地稳步扩大,药材加工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效益日益提高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县中医药加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销售收入4.8亿元,上缴税金3146.7万元。

一是种植向标准化发展。陇西盛产中药材304种,大宗种植品种达到36个,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产量5万吨以上,是全国重要的黄芪、党参等“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被工信部确定为现代化国家级中医药生产原料供应保障基地。县政府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近千万元,引导广大药农应用GAP种植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已占到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

二是加工向精深化发展。近年来,通过大规模招商引资,先后有广东一方、奇正藏药、千金药业、神威药业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到陇西投资建厂,陇西中药材加工已实现了由粗加工向有效成份提取和成品药生产的根本性转变。县内现有中药材个体加工户3000多户,较大规模的以传统中医药切片、膳食饮片、保健茶、中间提取和制药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企业5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通过GMP认证企业19家,年可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3.5万吨,实现产值4.5亿元,销售收入4.8亿元。

三是园区向集约化发展。2009年3月,陇西县大手笔规划,启动建设了占地面积8.56平方公里,集地产交易、医药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同时,加大对园区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进驻园区,促进了中医药产业的集约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引进入驻中医药加工企业和科研机构18家、总投资近25亿元。产业园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入驻企业180家,年药品药材交易量50万吨,药材加工量30万吨,实现产值160多亿元,利税30多亿元。

四是市场体系向专业化发展。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是全国首家中药材电子物联交易市场和综合性现代中药材交易商城,首阳中药材市场是西北最大的集地产药材采购销售、现货交易、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专业市场,两大药材市场被誉为全国大宗药材特别是党参、黄芪价格的“晴雨表”。以两大专业市场为带动,全县现有中药材销售经营企业590家,其中10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现有本地营销人员3万多人,常驻外地客商2000多人,年市场交易量100万吨,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国家、地区,陇西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部分品种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五是仓储物流向规模化发展。陇西气候干燥、气温凉爽,非常适宜大宗药材的仓储保管,素有“天然药仓”之美称。全县现有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23家,静态仓储能力5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药材周转量达100万吨。正在建设的康美药业现代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陇西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最大的集中医药标准化仓储、中医药物流信息发布和现货配送为一体的中医药仓储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全县的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将达到100万吨,年周转量超过200万吨。

当前,陇西正处在基础夯实、产业提升、蓄势转型、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围绕建设全省特色经济强县、打造“一都两中心”的宏伟蓝图,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绘就陇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辉煌篇章!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