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地快讯 > 正文

浙江临岐产地药材快讯

2012-06-03 01:36:21    来源:康美中药网

产地快讯

浙江临岐产地黄精开始产新,现在有新货少量上市,求购商不多市场货源走动较慢,,现在产地干统货在26元左右,鲜货收购价格和在4元1公斤。

目前产地山茱萸和前胡产地货源走动依旧缓慢,交易甚少。现在产地价位不稳定,因压货商大多亏本。各自什么价格抛货,各有不同。

苦竹花 产新后价格直线滑落,从产新70元左右直至现在40元左右。后续也不容乐观。

复盆子 产新现己近尾声,从目前看来新货量并不大,而是产新前盛花期这段时间下滑太猛,至使药农弃采,后续价位跌跌撞撞反弹了一些。现成交价在46元左右。关注度增强。

参考资料

黄精 来源于百合科植物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的干燥根茎,以三种为正品。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民间有常食黄精能延年益寿之说。 鸡头黄精:主产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另外安徽、浙江等省亦产。 姜形黄精:主产于湖南怀化、吉首、常德等地,湖北鄂西各县,贵州铜仁、毕节等地区,重庆渝东南酉阳、秀山、石柱等各县,另外安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亦产,以长江以南各地产者为佳。 滇黄精:主产于西南各省区,以云南产量最大。 三种黄精均以块大、肥厚、柔软、色黄、味甜,断面角质透明,习称冰糖渣者为佳。市场主销姜形黄精,滇黄精。 黄精目前以野生为主,家种品很少,形不成规模,其产量还远远不能填补需求空档。野生黄精全年可采,主产期在每年11月—3月。这期间鲜干折率为4—5:1,其它时间约为6—7:1。家种品生长周期根茎繁殖3—4年,种子繁殖5—6年。该品药食两用,近几年食用量逐步扩大,食用白片出口级达40—50元公斤。在保健品领域也不断拓展,礼品包装已在黄山等风景区及大超市出售,内销外销均畅。

一、药食兼用,需求增加

黄精完全依赖野生,连年的狂采滥挖,导致野生资源将近枯竭。本来药用已经够紧张了。近年来医疗保健发展突飞猛进,以黄精为代表的礼品装片。在黄山风景区,九华山下超市异常走俏,且价格高于药用品的几倍。今年深入山区,收购鲜黄精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是保健品厂的供货商。以加工食用白花片和甜制蜜饯为主。他们的出价高于药材收购价,导致药用黄精收购困难,大货难供的局面。

二 生长周期长

黄精以野生为主,分布在北温带,多生在海拔2000m以下阴湿的山坡林下,灌木丛中。喜生于土壤肥沃、湿润的沙质土中。黄精喜阴怕旱能耐寒,可在有蔽阴条件下野生变家种。以种子繁殖生长周期可达5-6年。根茎繁殖可用茎节作栽,每段茎分生多个腋芽,经发育形成结节状根茎体系,经2-3年甚至4-5年根茎粗壮可供药用,由于生长缓慢,产量非常有限。

产区萎缩严重

从大别山区到贵州高原,从开放改革前沿的五羊城到长白山,只要深入山区,走进乡镇中药收购站,多年从事中药材收购员反应的情况就一目了然,野生中药材一年少于一年。以黄精为例,早几年在九华山、六安市、泾县、芜湖市等都有批量产出,而如今能提供货源的地方已寥寥无几,其它产区情况大同小异。目前人工种植逐渐增加。

四 用途拓展、食用量增加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疗效食品。尤其是日本更看重研究我国的传统食品。如北京生产的“黄精鸡丁”是应日本需求而烹制的。我国早在唐代,人们还将它作为食物,这在《食疗本草》《救荒本草》等古籍中,就有记载,并创造了不同的制法,如黄精饼、黄精丸等。现在有的地区,将黄精的根状茎挖出,洗净,切成薄片,直接用来蒸食、煮粥、炒食或做汤,如黄精当归鸡蛋汤、黄精炖瘦肉、黄精炖冰糖、黄精酒等等。若能将其作为保健食品进行开发利用,则对于拓宽人类食源,改善人体状况,提高人体免疫水平和血管韧性,进而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老年性多发病、常见病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需求量逐渐增大,虽然黄精处于历史最高价,但黄精销量已增加,新货供应市场量不足,供求关系逐步趋紧,供求矛盾日益凸显。

五 黄精后市分析

根据详细资料显示,黄精药食相争,产量减少,但是产地增加,但黄精收购也是不尽人意,黄精采挖后,没有4-5年不能再挖。黄精生长周期长,产量不是太大,要经过脱皮熏晒等复杂工序才能成商品,因此采挖者少,近期价格下滑,只是受淡季的影响,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黄精行情仍会出现变化。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文榜单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