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大兴安岭大力发展野生中草药种植

2015-09-25 09:46:42    来源:网络转载

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抢抓经济转型的机遇,在林下经济药材产业上下功夫,在全省首家建立三个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目前,野生中草药药材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推行规范化药材种植。截至目前,全区种植中草药达19万亩,形成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6处。主要品种有黄芪、防风、柴胡、苍术、赤芍、五味子、桔梗、水飞蓟、牛蒡子等。

产业优势。大兴安岭地区北药种植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初步形成了开发思路符合区情、资源底数比较清晰、种植品种基本明确、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品开发初见成效、加工企业有龙头带动的局面。随着天然商品林禁止采伐,全地区10个林业,正在向开展中药材种植转型。全区药材产值由2001年的3920万元,增长为2014年的79768.5万元。

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积极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在优化区域布局上,坚持最适合生态原则。如岭南地区主要发展黄芪、赤芍、苍术、人参、金莲花、柴胡等;呼玛河流域发展五味子;岭北地区主要发展灵芝、草苁蓉、杜香等。形成种植群落,达到一场一品、一县多品,最终形成兴安十大名药。

与中医药养生养老项目相结合。建成一批规模生态旅游和养生养老基地,基本形成与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的、链条完整的特色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产业,进一步扩大养生养老品牌影响力,实现中药产业增加值。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