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米林县:“药王谷”争做现代化“药都”

2015-08-31 10:25:03    来源:网络转载

“种植藏药材是一举两得的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治病救人,还可以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米林县帮仲村红太阳藏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尼玛告诉记者,基地现有药材种植面积160亩,建有11栋天麻育种大棚、16栋灵芝种植大棚等。去年,合作社收入达180万元,除用于追加投资的150万元外,人均分红1.5万元。

尼玛和村民们日益鼓起的腰包,得益于米林县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积极向农户推广藏药材种植技术,推动藏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米林县温润的气候,十分适合药材生长,这里出产的药材多达3000种,被誉为“药材天然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药王谷”。

该县发改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14年5月,米林县被列为自治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对此,米林县制订《米林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其中包括通过实施藏医药生命科技园区,稳步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建成集藏药材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综合交易中心。

目前,米林县已经发展了8家藏医药生产企业和2家大型藏药材种植合作社,全县藏药材种植面积约2500亩。根据《米林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到2018年底,形成全县10000亩藏药材种植规模,初步形成藏药材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努力建成藏药材种植、集散、研发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

为推动藏医药产业发展,米林县专门出台了《藏药材种植扶持办法》,对自主发展藏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农户个体和合作组织,县财政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同时,协调专业技术员,指导药材育种、种植及田间管理。

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去年,米林县日村村民旦增放下握了大半辈子的锄头,拿起了小铁锹,开始种植一种名为“藏木香”的藏药,届时,年均收入可达2万多元。

“我们成功培育药材种子后,就会推广给老百姓种植。去年在羌纳乡当扎村、结果村、伦巴村以及南依乡南依村共推广种植西藏凌子芹356亩,在卧龙镇日村推广种植4亩藏木香。从播种到收成,我们都会去指导。” 米林县农牧局工作人员周艳梅说,截至去年末,已有400多户村民参与到了藏药材种植当中,种植面积约600亩,亩均增收达元。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标签:
药王谷现代药都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