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茵陈古今不同炮制方法与意义

2017-11-24 17:37:31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茵陈为中医临床比较常用一种中药材,有显著的保肝,滋阴补肾,清热解,退黄的作用,是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特色中药材。由于茵陈的独特疗效,古今中医家对其炮制方法也较为重视,而据历代中医学文献记载,其炮制方法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在古代时有焙制、酒浸制、醋制等数种炮制方法,现今却只用生用的炮制方法。那么,茵陈在古今的炮制方法是怎样炮制的呢?

一、茵陈的古代炮制方法

南朝宋有去根细剉法(《雷公》)。宋代增加了焙制(《洪氏》)、酒制(《妇人》)。元代又有酒炒和去枝,叶手搓碎用(《宝鉴》)。明代有了酒浸制(《奇效》)、酒洗法(《仁术》)、醋制(《普济方》)。

二、茵陈的现代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残根、老茎、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三、茵陈的饮片性状

绵茵陈呈松散之团状,灰绿色至黄绿色,全体密披白色茸毛,质绵软如绒;气清香、味微苦。茵陈蒿为类圆形片,或块、茎、叶、花序、果实混杂。断面类白色,周边淡紫色或紫色,体轻,质脆,气芳香,味微苦。

四、茵陈的炮制意义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具有清利湿热,退黄疸的功能。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净治切制,便于调剂和制剂。

五、茵陈的临床应用

1、湿热黄疸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汤内服,可清利湿热,治疗黄疸。可配伍附子、泽泻,有利湿退黄之功。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如茵陈蒿汤(《伤寒论》)。

2、急性肝炎与郁金、甘草同用,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如胆郁通(《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标签:
茵陈茵陈炮制中药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