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地龙的古今炮制方法 如今酒制法是主要

2017-05-12 12:05:03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地龙为较常用的动物中药材,系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Perrier)]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Savigny)trapezoides(Ant.Duges)]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味咸,性寒。归肝经、脾经、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能。由于地龙生品的腥味大,不便于服用,也不利于成分煎出,因此,炮制地龙也就成了历代医学者的研究对象。历代以来,地龙炮制就有加辅料和不加辅料等多种不同炮制的研究,如今地龙炮制主要以酒制法收载于各地的炮制规范中。那么,地龙古今以来是如何炮制的呢?炮制时有何不同的作用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古代炮制方法

南北朝有细切,药制(《雷公》)。唐代有去土(《理伤》)法。宋代有炙制、炒制(《圣惠方》),醋炙、焙制(《总录》),熬制、煅炭(《证类》),婵制(《局方》)等方法。元代有酒制、油制(《世医》),酒炒(《丹溪》)。明代增加了蛤粉炒制(《普济方》)、盐制(《蒙筌》)等法。清代增加了炒炭(《释谜》)方法。此时,其炮制方法有十余种。

二、现代炮制方法

1、地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沪地龙,碾碎,筛去土。

2、酒地龙:取净地龙段,加入黄酒拌匀,置锅内,稍闷润,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呈棕色时,取出,放凉。地龙每100kg用黄酒12.5kg。

        三、饮片性状

1、广地龙:为薄片状小段,边缘略卷,宽10~20mm;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生殖环带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较浅,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

2、沪地龙:为不规则碎段,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多皱缩不平,生殖环带多不明显;体轻脆,易折断,肉薄。

3、酒地龙:形如广地龙或沪地龙小段,表面颜色加深,具焦斑,略有酒气。

地龙的古今炮制方法 如今酒制法是主要

四、炮制作用

1、生地龙:以清热定惊、平喘为主,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等证。

2、酒地龙:酒炒后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还可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并增强通经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

五、临床应用

1、生用

(1)小儿惊风:将本品剖腹洗净,捣烂,加辰砂为丸,金箔为衣,具有清热镇惊的作用。用于小儿惊风,高热唇青,眼球固定或上转,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痉挛,如地龙散(《江西中医》)。

(2)半身不遂:常与黄芪、当归、红花等同用,具有补气活血的作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3)疮疡肿毒:常与白糖共捣烂,敷患处,或与豆粉研涂,具有攻毒疗疮的作用。用于各种疮毒,瘰疬,急性腮腺炎,慢性下肢溃疡,烫伤,阴茎疮,如蚯蚓散(《准绳》)。

2、制用

(1)寒湿痹痛:常与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等同用,具有活血通痹的作用。用于寒湿侵袭经络,肢体不能屈伸,如小活络丹(《局方》)。原方用酒引导诸药直达病所。据现代研究,方中地龙以酒制为宜。

(2)跌打损伤:常与官桂、苏木、当归等同用,具有化瘀疗伤的作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停滞于太阳经中,致腰脊肩臂痛不可忍,如地龙散(《总录》)。

(3)头痛:常与半夏、生姜、荆芥同用,治风头痛,如地龙散(《总录》)。

综上所述,地龙的炮制方法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等多种不同炮制方法,但多数为火制和水火共制法。如今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酒制法,认为酒能通脉络,资其祛风活络,治疗痹病骨节疼痛,还能矫味除腥。有医学药理研究表明,酒地龙的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栓等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炮制品。而且目前各地区规范中多数均收载有酒制品,因此,对该炮制品亦应引起重视。

 

标签:
地龙地龙炮制药材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