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升麻  >  升麻百科

升麻

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垄。

别名

鸡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周麻

拉丁名称

Cimicifugae Rhizoma

药性

微寒

药用部位

根垄

药味

甘,辛

功效类别

解表药

归经

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

主要产区

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

功效主治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主治

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3~10g。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

炮制方法

1.古代炮制方法

晋代有炙制、蜜煎《肘后》的方法。

刘宋时代有黄精汁制《雷公》法。

宋代有煅炭《总录》、焙制(《普本》)、酒炒《朱氏》)等方法。

明代增加了炒制(《普济方》)、盐水炒(《景岳》)、醋拌炒(《大法》)。

清代又增加了蜜炒(《本草述》)、土炒(《金鉴》)、蒸制(《求真》)。炒黑、姜汁拌炒(《治裁》)等炮制方法,并提出补中酒炒,止咳汗蜜炒(《本草述》)的理论。

2.现代炮制方法

(1)升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泡至三四成透时取出,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炒升麻:取升麻片,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微有焦斑时,取出,摊凉,筛去碎屑。

(3)蜜升麻: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升麻片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升麻片每100kg用炼蜜25kg。

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方选录

1.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干葛(锉细)、升麻、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2.治小儿痘、痧疹不明,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黄芩一钱,栀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钱,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钱。引用灯心煎服。(《滇南本草》升麻汤)

3.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差后,疮瘢紫暗,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水浓煮升麻,渍绵洗之。苦酒渍煮弥佳,但燥痛难忍。(《肘后方》)

4.治雷头风,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升麻、苍术各五钱,荷叶一枚。煎服。(《医方集解》清震汤,即《素问病机保命集》升麻汤)

5.治咽喉闭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两,马蓟子一分,白矾一分,马牙消一分,玄参一分。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绵裹,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升麻丸)

6.治喉痹作痛:升麻片含咽,或以半两煎服取吐。(《仁斋直指方》)

7.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

8.治口热生疮: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千金方》)

9.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动摇欲落,牙齿不长,牙黄口臭:羌活一两,草龙胆(酒洗)一两五钱,羊胫骨灰二两,升麻四两。上为细末,以纱罗子罗骨灰,作微尘末,和匀。卧时贴在牙龈上。(《兰室秘藏》牢牙散)

10.治胃热齿痛:升麻煎汤,热漱咽之。(《仁斋直指方》)

11.治噤痢:绿色升麻(醋炒)一钱,莲肉(去心,炒焦黄)三十枚,人参三钱。水一钟,煎半钟饮之,蜜和为丸更妙,每四钱一服,白汤吞。(《医学广笔记》)

12.治血崩:升麻五分,柴胡五分,川芎一钱,白芷一钱,荆芥穗六钱,当归六钱。水二碗,煎一碗,食远服,即止,多不过五、六服。(《墨宝斋集验方》)

13.治产后忍物不尽,或经-月、半岁,一岁:升麻三两。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当吐下恶物,勿怪。(《千金方》)

14.治心有风热,生浸淫疮徧体:升麻、大黄(锉,微炒)、黄芩(去黑心)、枳实(去瓤,麸炒令黄)、芍药各一两,甘草(炙)、当归(切,焙)各半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灯心一握,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15.治卒毒肿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补缺肘后方》)

16.治痈疽始作,坚硬,皮色紫亦,恶寒壮热,一、二日未成脓者:升麻、连翘、大黄(锉,炒)、生地黄(切,焙)、木香各一两,白鼓、玄参各三分。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入芒硝末半钱匕,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为度,未利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17.治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间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刮去皮)、牡丹皮、白芍药各半两,甘草三分,上锉粗末,每服一两,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汤)

18.治热痹瘙痒:升麻煎汤饮,并洗之。(《千金方》)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垄。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鉴别】 (1)本品粉末黄棕色。后生皮层细胞黄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有的垂周壁及平周壁瘤状增厚,突入胞腔。木纤维多,散在,细长,纹孔口斜裂缝状或相交成人字形或十字形。韧皮纤维多散在或成束,呈长梭形,孔沟明显。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异阿魏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三氯甲烷-冰醋酸(6: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5%(通则2301)。

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8.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6nm。理论板数按异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异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10%乙醇制成每1ml含异阿魏酸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0%乙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1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1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升麻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