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鹿茸  >  鹿茸百科

鹿茸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别名

梅花鹿茸,斑龙珠,马鹿茸

拉丁名称

CERVI Cornu Pantotrichum

药性

药用部位

幼角

药味

咸,甘

功效类别

补虚药

归经

肾经,肝经

主要产区

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东北、华北等

功效主治

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主治

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用法用量

1~2g,研末冲服。

采收加工

炮制方法

1.净制:燎去茸毛,刮净。

2.切制: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灌入热白酒,并不断添酒,至润透或灌酒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干燥(《药典85》)。

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成品称鹿茸粉(《药典85》)。

3.炮炙

(1)乳制:将鹿茸燎去毛,用玻璃片刮净后置箱内蒸透,切片1.5-3mm厚,再用钳子夹着茸片蘸乳汁,在无烟炉火上烤炙至汁尽色黄为度,晒干。每鹿茸片500g,用牛乳250g(《河南》)。

(2)酒制:取鹿茸片置文火上烘热,投入白酒中淬,淬后再烘,如此反复3-4次,至白酒被吸尽,烧至灰黄色,边起小泡并有酥香味,体质酥脆为度,再研细即可。每鹿茸片1kg,用白酒1kg(《集成》)。

贮藏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药方选录

1.治疗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鹿茸(酒浸)、当归(酒浸)等分。为细末,煮乌梅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方》黑丸)

2.治疗精血俱虚,营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一切虚弱之症:鹿茸(酒蒸)、附子(炮)各一两。上细切,分作四付,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世医得效方》茸附汤)

3.治疗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好鹿茸五钱,多用一两(去皮,切片),干山药一两(为末)。上以生薄绵绢裹,用酒浸七日后,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普济方》鹿茸酒)

4.治疗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鹿茸五钱,附子三钱,草果一钱,菟丝子三钱,茯苓五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鹿附汤)

5.治疗小肠虚冷,小便数多:鹿茸二两(酥炙令微黄),白龙骨一两(烧过),桑螵蛸三分(微炒),椒红一两(微炒),附子一两半(炮),山茱萸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下二十丸。(《太平圣惠方》鹿茸丸)

药物配伍

1.鹿茸配伍阿胶:鹿茸益精血、固冲任;阿胶滋阴养血。二者合用,有温补肝肾、固崩止漏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月经过多、崩漏带下以及肾阳式微、气血两虚之虚羸瘦弱、腰膝酸软冷痛、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症。

2.鹿茸配伍人参:鹿茸补肝肾,助阳益精;人参养心脾,益气生津。二者合用,则益气壮阳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先天不足,或后天劳伤,或年高火衰而致之形体羸弱、腰膝酸软、四肢发凉、男子阳痿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一切阳虚气弱之症。

3.鹿茸配伍熟地:鹿茸补肝肾之阳而益精血;熟地补肝肾之阴而滋阴养血。二者合用,有调补肝肾、温阳益精养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之阳痿、遗精、腰痛、带下、宫寒不孕等症。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性状】 花鹿茸 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鉴别】 (1)取本品粉末0.1g,加水4ml,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钟,显蓝紫色;另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2滴,摇匀,滴加0.5%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

(2)取本品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鹿茸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氨酸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饮片

【炮制】 鹿茸片 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灌入热白酒,并不断添酒,至润透或灌酒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干燥。

鹿茸粉 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

【性味与归经】 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用法与用量】 1~2g,研末冲服。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本页面所展示的内容为康美中药网根据相关专业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康美中药依法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发布/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或引用本文时须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鹿茸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