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蓬溪县槐花镇哨楼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产业

2021-01-14 15:15:22    来源:遂宁新闻网

撂荒地长出“药疙瘩”脱贫有方奔康更稳

近年来,作为省定贫困村的蓬溪县槐花镇哨楼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因势利导,将中药材种植作为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谱写出一曲干群同心、“土”能生“金”的精彩乐章。

又是腊味飘香时节,蓬溪县槐花镇哨楼村的脱贫户谢超周早早地备好了香肠腊肉。尽管今年的猪肉价格较往年贵,但他家的腊味却有增无减,小院里挂满肉制腊货。

“要想生活过得好,就得勤快努力干。”谢超周一边摆弄着架上的腊肉,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谢超周家因病致贫,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鼓励引导下,他喂猪养鸡,还蓄水养鱼,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村民看到身边乡亲和村庄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致富的希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再在此基础上,加强帮扶引导,从而激发出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槐花镇哨楼村第一书记尹建明对记者说。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哨楼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渠道争取资金,累计投资270余万元,完成了2.8公里村道路拓宽和5.3公里组通路建设。该村还兴建水利设施,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

据了解,哨楼村耕地面积1296亩,人均占地1.5亩左右,高于全镇人均水平。由于传统种植收益低,大量耕地撂荒。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便修公路、兴水利、建中心,村子变化大了,村民脱贫的信心逐步增强。该村精准分析耕地特性、精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引进业主盘活撂荒耕地,发展丹参、枳壳、藿香、黄芩、白芷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村民纷纷响应,又回到撂荒多年的土地上劳作。

瑜蔓种植基地于2018年入驻哨楼村,流转耕地400余亩,并开垦部分荒地种植丹参。按照约定,基地获得51.7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每年以5%保底分红,保底分红资金贫困户占比90%,村集体占10%。根据丹参的生长习性,基地采取丹参、白菜、藿香三种作物轮作,不仅提高了耕地使用效率,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务工机会。2020年,该基地累计支付务工费18万余元。

“各级党委政府对合作社扶持力度大,村里的群众也十分拥护,每次有务工需求,他们都踊跃报名。”说到在哨楼村发展产业的体会,瑜蔓种植基地负责人孙瑜蔓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哨楼村还引进枳壳种植业主,流转土地近200亩,套种黄芩、白芷。全村一半的耕地都已经发展成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在产业的带动下,哨楼村已于2019年退出贫困村序列。2020年,哨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和分红人均增收650元,参与务工的村民人均增收7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700元。

“下一步,我们打算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现有产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展望未来,村党支部书记杨高林规划明确、充满信心。

 

标签:
中药产业丹参蓬溪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