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发展中药材种植 看涪陵这个小伙子如何“逆袭”成致富领路人

2018-11-29 09:03:04    来源:华龙网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发展中药材种植 看涪陵这个小伙子如何“逆袭”成致富领路人

彭友华站在他的中药材种植地里 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11月28日20时13分讯(记者 唐雨 通讯员 廖存强)“要按照技术员说的量,把底肥下足,明年开春了枝桠才发得好些。”眼下虽是农闲时节,但涪陵区大顺乡大田村1组村民彭友华却没有闲着。记者见到彭友华时,他正在自己流转的土地里忙活着,对他今年种植的20余亩李树苗进行冬季管护——施越冬底肥。如果不是看到地里自己聘请来的村民,彭友华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昔日还是贫困户的他,现在已经当上了致富带头人。

“3年前,我父亲被检查出得了癌症,为给父亲治病,能借的人基本上都借了一遍。”彭友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和妻子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有3万余元,家中小孩上学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要1.5万余元,加上父亲的医药费,仅凭他们打工的收入完全是入不敷出,只有到处借钱维持。“2016年我父亲去世,欠外债5万余元,通过村、组的评议我家就成了贫困户。”

为还清债务,彭友华为其父亲办完后事就与妻子赴成都一种植场打工。2017年,彭友华夫妇还清债务并有了一定积蓄,当年11月大顺乡在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评议时,他主动要求脱贫。“收入够了,就该摘帽!贫困户的帽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也不好意思再戴了。”彭友华笑着说。

由于彭友华家的收入已符合脱贫政策,于是成功摘帽,实现稳定脱贫。同年,回到大田村的彭友华眼见很多土地无人耕种、被撂荒,便萌发了结合自己在外打工的经验,利用闲置土地来发展种植业。刚过完年,彭友华就从大顺乡正在规划打造的中药材特色康养小镇项目上看到了契机,他下定决心放弃外出务工,准备在家发展中药材种植。

2018年初,大田村村支两委和区地税局(机构改革前)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彭友华的想法后,并与他一起规划、制定产业,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心动不如行动,在各方的帮助协调下,彭友华筹集了10余万元资金,开始着手土地流转等事宜。

“只要想干,几时都不算晚。”今年已47岁的彭友华便开始了他的创业路,并且“野心”还不小——他一口气流转了50余亩土地,其中30亩用于种植中药材金荞麦,另20亩种植了2500余根李树苗。除此之外,他还养了4头猪和10头牛。“累,这么大的摊子扯起,哪有不累的哦。”彭友华说,你如果不拼搏、不努力,肯定就不会有收获。但人争的就是口气,现在不当贫困户,心里也舒坦多了。打了一场“翻身仗”的彭友华,心里没有忘记同村的村民,他在流转土地时优先考虑的是贫困户和缺劳家庭。“我也当过贫困户,知道他们的不容易。”彭友华说,他想带动大家都把贫困户的帽子摘了,除流转土地可以增加一点他们的收入外,干得动的乡亲还可以就近在他的种植园里务工挣点劳务费。

“我想没人愿意受穷,只是没门路罢了。”说这话的叫李廷海,是大田村1组的建卡贫困户,由于家庭原因他不能外出务工,除了在家务农,就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了。“现在就好了,在彭友华的种植园里务工,就能多一些收入来帮补家用了。”李廷海说,除了他,彭友华还雇佣了周边10余户农户在他的种植园务工,长期工1800元一个月,临时工60元一天,彭友华总说,有钱大家一起赚。

“金荞麦要明年才能变现,李子树要后年才看得到效果。”目前的投入虽然还没产出,但彭友华依旧信心满满。他说,明年他准备做蔬菜批发生意。因为只有自己先强起来,才有能力帮更多人。“今年只有把喂的几头猪卖了,才有钱过年了,还卖两头牛吧。”彭友华打趣着说。

如今,彭友华凭着一身干劲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摘了“穷帽”,成了乡邻眼中不等不靠的好榜样。如今,他更是奋发图强走上了创业之路,这条路,他还要带着曾经的“战友”们一起走,他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脱贫之路久久为功,小康之盼岂会迢迢。

标签:
乡村振兴重庆先进人物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