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林下种植中药材几个大问题

2018-02-13 14:12:27    来源:云药技术服务

我们推广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这样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但林下种植药材与大田种药有较大差别,与常规种粮差异则更大。要提高林下种药效益,必须注意六大问题。

1必须选择适应性强的药材品种

首先,选定的中药材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在林地生长。由于林地大都土层薄、肥力差、易干旱、易荒草。因此在中药材种类选择上,总体应选择耐瘠薄、耐干旱、耐荒草的粗生易长品种,如柴胡、金银花等。此外还必须因地制宜考虑海拔、向山、土壤、湿度、树龄大小、树木种类等因素。

如高山阳坡地可种耐寒喜阳的白芍、柴胡;低山阴湿的阴坡地易种耐阴耐湿的鱼腥草、绞股蓝等;树龄小的,可种植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的丹参等阳生植物;树龄较大的,则必须种植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的黄连、黄精等阴生植物。对于猪苓来说,它的生存在海拔800—2000m。在选择林地时,应坚持低海拔选阴坡林地,中度海拔选半阴半阳的林地,高海拔选较阳林地的原则,实施林下种植。此外,大多数药材在种植3—5年不宜重茬。

林下种植中药材几个大问题

2产品有效成分要达标

品种适应性只能决定中药材在林地种植成功与否即产量高低,而中药材是否有用还要看有效成分含量。有的中药材虽然在林地种植,产量也不错,但有效的成分含量却很低,或商品性状差,根本不能药用,这样的中药材不能盲目种植。

例如,许多高山中药材,就不宜在低山种植。保证中药材品质的简单办法,就是发展当地有野生资源、且过去知道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地道品种。如我县天华山的党参、蒿沟的秦贝母都可以人工引种。对引进的外地品种,一定要先试验、示范,确认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后,才可在类似生态区适度推广。

3必须符合国家林业政策

林下种植药材,目的是利用林下空旷闲地资源,实现农民增收,做到保护一开发一再保护一再开发的良性循环,进而更好地保护林地,不可“舍本求末”或“本末倒置”。

因此,在考虑林地种植品种时,首先应选择以收获茎、叶、花、果等地上部分为主,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的中药材,如金银花、木瓜、五味子等;

其次,可选择种植需多年后才能收获或种后不必连年翻耕,地面绿色植被保持时间长的中药材,如芍药、薄荷、猪苓等。总之,在林地,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地,不能套种与林业政策有冲突的当年生地下根茎类中药材。

4突出重点,规范技术操作

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走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路子,林下种植药材也不例外。各乡镇应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因地制宜发展重点,并按照统一的管理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只有这样,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益。

林下种植中药材几个大问题

5要有快捷、有效的技术服务作为支撑

现在农村最需要的是技术。基层农民常这样说:”给钱享用一时,给技术享用一生”,此话不无道理。林下种植中药材,大多数干部和农民缺乏应有的技术与经验。

由于种植药材技术与种植粮食差异较大,因此,发展林下种植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一是从农民种到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二是在生产中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快捷、有效地提供技术指导,提出对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失败,降低损失。

6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林下种植中药材,目的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讲究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林下种植中药材时,在药材种类选择、种植布局、栽培技术、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尽量按市场要求运作,既要发挥地方优势,又要注重市场变化;既要防止不问市场的盲目发展,又要防止脱离实际“跟风撵价”。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林下种植中药材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与良好的效益。

 

标签:
林下种植中药材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