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吉林人参三年“五变” 价格持续走高

2014-03-10 00:00:00    来源:新华网

经历长达20年的“人参卖个萝卜价”之后,吉林人参“时来运转”,价格连续三年走高,达到历史最高值,人参产业走上快速振兴之路。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百药之首”,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多年应用历史。吉林省栽培人参已有四百多年,产量分别占中国和全球的80%和60%以上,直接从事人参生产、加工者约30万人。但长期以来,鲜参每公斤均价少则不到十元,多则二三十元。全省人参业年产值不到50亿元,与韩国高丽参价格最高相差十倍。

2010年,吉林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化、产业化思维谋划人参业,把人参从“土特产”提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计划到2020年参业总产值实现一千亿元。吉林省省出台了《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人参管理办法》以及人参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颁布法律规章。2013年,吉林人参鲜货每公斤均价达到175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全省人参业产值实现290亿元,同比增长42%,较2009年增长5倍多。

短短三年时间,吉林人参产业“脱胎换骨”,实现了“五变”:

——种植之变:从“伐林栽参”到“生态栽参”。从2009年开始,吉林省每年将新增采伐迹地栽参面积调控在一千公顷以内,全省人参面积由最高时八千多万平方米,控制到五千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大力推广非林地(山区农田)栽参和不破坏森林的林下参。通化市政府和“紫鑫药业”还实施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连续三年在长白山区飞播人参籽9吨。

——应用之变:从“药房”跨进“厨房”。2010年9月国家批准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2012年8月吉林省又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人工种植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实现了人参从药品到食品、从药房到厨房、从治疗到保健养生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吉林省制订了人参食品通用标准,已研发出人参蔬果酵素、蜜片、酒、糖、茶、米等食品500余种,市场反响良好。

——主体之变: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吉林启动建设了抚松、集安等6个人参产业园区,引进一批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投入80亿元,开展人参精深加工业。人参的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和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产品增值几十甚至上百倍,单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品超过5个。

——市场之变:从“分散经营”到“集团拓展”。吉林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会、国际人参大会等活动,不断拓展“长白山人参”的国际市场。吉林加一土产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人参供应商,其有机人参占全球的60%,畅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

——科技之变:从“土办法”到“高科技”。吉林组建人参研究院,开展人参科研,联合27个省内外人参企业、科教单位组建国家人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项目70余项,研发总经费超过3亿元。近年来共取得研究成果80余项,新育成人参品种4个,开发出人参新药、食品等产品130余个,开展了人参基因测序工程和人参质量提升计划,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康美商城人参

人参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标签:
人参中药材人参吉林人参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