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点评 > 正文

药市半月谈(一)

2012-06-01 02:45:08    来源:康美中药网

希腊的债务危机还没有得到解决,西班牙债务又告急,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有增无减,世界经济处在低位运行。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作为中药材的经营商,大都采取了“多看少动”的经营理念,边买边卖,手中不积压,微中取利来维持当前的困局。产地早已没有了前两年的热闹气氛,商家们都已班师回朝,重整旗鼓,为日后的再战而养精蓄锐。

本期天气炎热,即将进入实质性的淡季,各种药材都要干燥处理和封条。很多没有经验的囤积户,要提高这方面的知识,不能因为掉价而疏忽了管理,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没有赚到钱说明行情有变,因为管理造成了质量下降,那就是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今后,还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我们都会向大家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

中药材的生产环节非常脆弱,价格也极不对称,很多不确定因素制约着它的发展,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羊群效应没有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药农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一系列的连带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至使生产出来的药材因为质量不合格而被淘汰。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用药单位不能合理配置,所以,很多用药单位已建立了自己的(GMP)生产基地,严格要求进行生产,今后这将是中药材生产的趋势,在保证药农利益的同时,提高生产质量,为自己能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打下坚定的基础。

由于中药材的伸缩性较强,波动性较大,有些人把握了它的弱点,屡战屡胜。可有些人确没能把握好它的要点,失败!失败!再失败!一次失败说明你的经验不足,二次失败说明对失败的教训不够深刻的反省,三次失败就要看“专家大夫”了。机械学里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在重复做一个相同的动作,想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他的大脑肯定有问题。”其实人的大脑都是相同的,只要不是弱智,人人都是潜在的“天才”,只不过每个人所发挥的“潜能”意识不同,这样才有了“成功”和“失败”,才有了“伟大”和“平凡”。

前天我去了十九里,看到一件事,这件事情发生的非常突然,一个卖黑丹皮的和一个买丹皮的在讨价还价,买丹皮的压低了价格,开出了十四元左右的价格,卖丹皮的说:“能不能在多给点,我确实赔的太多,这么好的货,我是二十七八元买来的呀!”说话之间这位药商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突然昏倒过去。后来怎样还不清楚。

有些人确实伤不起啊!他们都是凑来的钱,可你为什么在做事之前不去掂量掂量自己的承受能力,能不能去冒这个风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到个胖子呀!冷酷的市场行情不会同情任何弱者,还是稳一点好。同样,市场有句名言“入市需谨慎,高价有风险”。高价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是多么的可怕,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深深地吸取教训。

猫爪草属于小三类品种,因为有了新的开发利用,其用量年年增加,由于多年的价位偏低,药农未能大量发展种植。去年猫爪草严重减产70%以上,至使生产量未能满足市场需求量,消化了多年积压的库存,使它的价格高涨至180-200元。家种猫爪草的产地相对集中,以淮滨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几十公里,今年种植比去年略有增加,单产高于去年,现产新已基本结束,商家谨慎经营,采取勤进快出的经营手法,大都不敢积压货源,大部分货源还滞留在药农的手里。由于去年谁卖谁亏,今年都不愿提前出售,药农对后市报有很大希望,价低不愿出售。

白芍:它似乎生错了地方,不知是低估了它的价值,还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沉睡十三年之后,刚刚醒来时,又因欧债危机的影响而诛连九族,当头一棒打翻在地,它没有像其它大宗品种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像流星划破夜空,便香消玉殒了,现已跌破几年来的最低价点。且不说白芍有止痛、养血、调经之功效,一个年用量达上万吨的大宗品种,就能引人对它的想象。我为了不把问题复杂化,不向大家提出一些抽象概念,不顾弄玄虚,站在中立的立场,客观、公正的去看待问题。

在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和朋友们一起下到田间地头,看了好多天,几乎走遍了谯城所有白芍生产的地方,并一亩一亩地做了统计(从三年生至五年生),可以这样说:三年、四年、五年的白芍比较起来,四年生的白芍最少,我们知道三年以上的白芍是2010年种下的,那年遇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都有很大程度的缺苗断垄,有的达50%以上(有的农民去年才给补上),也就是说:白芍在最近三年里可产出的量是很少的。

白芍是很让人纠结的品种,我们想起了当年的吴章金,他是一个有心人,报着对工作认真的态度,骑上自行车,在亳州考察了一个多月,最后得出结论:价格能与当时的元胡价格相比,可天有不测风云,使他没想到当时亳州这边是相当的贫困,我们回忆一下就知道,九十年代,因为亳州这里种药材,是越种越穷,十年间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观。所以,遇到一年好的行情,就拼命的把田里五年生、四年生、三年生的白芍全部挖出来,这样就造成了资源集中上市。吴章金由于缺乏后续资金,终于未能稳住价格,使他没能想到的是农民会如此残忍的把该挖的不该挖的全部挖了出来,价格的下滑,行情的垮塌,使吴章金债台高筑,他的白芍失败了。吴章金和他所处的时代经过岁月的沧桑带着忧伤离我们远去了。如今的白芍已不是当年的白芍了,时代在变,人也在变,药农也不是当年的药农了,他们不再是儿童时期看动画片的时代了,他们在成长,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抗风险的能力,有的药农手中就有三年未卖的药材,他们也不觉得多余,心安理得的放着,盼望着有更高的价格出现。

我建议热爱白芍的药商能下去看看,不需要走千里遥远的路,也不需要花很大的经费,更不需要投入长时间的精力。主产地就在亳州,它承载80%以上的供应量,看懂了亳州,就主宰了白芍的命运。我们坚信成功的条件来自真实的调查结果,符合逻辑推理的东西不一定都能变成现实。我不敢妄加评论白芍后来是涨是落,我是把现实的问题和过去的经历摆在桌面上让大家去把握。但我相信无论哪个中药材品种最后能够走向高价,都要经过反复的震荡。无论今天的白芍怎样发展,现在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它的最终结果。后来的希望和现在的迷茫交织在一起,让人感慨,让人沮丧!

白芍好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女”,至于她有怎样的美,正是留点悬念,给你机会让你努力去想吧!在今天中药材生意特别难做的情况下,更应该选对品种,把握一些前景较好的,风险不大的,让人有想象空间的品种,绝不能以“睹”为快。把握未来,顺势而行,在激情与想象的浪漫色彩里迸发出时代的强者,为自己的精彩人生谱写新的华美乐章!

希望大家能发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标签:
药市漫谈白芍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