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卖得好就被全省监控,都是大品种!

2016-11-09 10:20:08    来源:赛柏蓝

昨日(11月8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通知》,将进一步加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采购、使用和管理。

▌采购金额排名前10药品也被重点监控

还记得今年8月30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重点药品监控目录》,该目录共涉及50种药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有20种药品,县级以上医院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抗生素类)10种,县级以上医院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非抗生素类)20种。

而在《关于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通知》中,除了重点监控药品,还提到了严格监管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

根据《通知》要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要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及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季度对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重点监控等药品,组织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等开展第三方处方点评。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要依据重点监控药品专项点评和第三方处方点评结果,探索建立价格谈判和阶梯降价机制,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

《通知》要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及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专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公示,通报不合理处方的种类、数量、药品、医师以及原由等,并责成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问题落实改进措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季度对公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专项处方点评情况和第三方处方点评结果予以通报。同时按市县(区)及公立医疗机构对网采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网采金额占药品费用,安徽省1118种基本用药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中标药品及“质量类型一”药品占总采购量比例,采购金额占本地区、本单位总采购金额及增长幅度进行排序通报。

同时,将重点监控药品预警管理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作为公立医疗机构及其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动态监测和采购使用异常预警。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连续二次通报的单位进行约谈,并邀请驻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纪检组参加,约谈情况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对被通报的医师、药剂师进行约谈,约谈情况报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公立医疗机构要将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对临床科室及医师的绩效考核,并与专项绩效奖励挂钩。对合理用药、强化监管等达到绩效目标的科室和人员进行奖励;对不合理用药的,由新农合扣减医疗机构支付款,医疗机构等额扣减当事医生的奖金。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与医师定期考核、职称评审、评选评优等挂钩。连续两次被通报约谈的医师、药师,职称评审延缓两年申报。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依规予以严肃查处。

在如此一环扣一环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下,医生、医院为了自身的考核成绩,防止被通报,理所当然在处方重点监控药品及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时将更加谨慎,在严控“大处方”、“高价药”下,部分药品的医院销量很可能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多省开始对部分药品实行重点监控

早在2015年1月28日,卫计委就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而在2015年11月6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联合印发了《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其中就包括降低药占比和药品价格。

2015年10月,业内就流传了一份云南省卫计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列出了122个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并且对此类药品的使用比例给予了严格的控制要求。

今年2月,四川省卫计委发布了《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根据通知内容,四川省卫计委将根据基药招平台的药品采购量排序情况、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及全省工作实际,制定了《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对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和辅助用药3大类共25个品种进行临床用药重点监控。

今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卫计委公布《苏州市第二期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共有60个药品被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50个药品,基层医疗机构10个药品。

早前,安徽省卫计委更是下发了《关于公布全省2015年4-10月份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报》,采购金额、使用量TOP20的药品将被重点监控,共有50个药品被列入重点监控范围。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制定采购计划、医生处方审核时,对公布的重点药品应从严管控、防止滥用。

公布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省市还有很多,在此笔者便不一一列举。不过,各省市重点监控的药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目标在于对不合理用药的整顿。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医保基金不堪负重的压力下,卫计委及医保部门必须监控医院用药目录和医生处方,从而降低药占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建立药品监控机制是为了在保证病人必需用药的基础上,对价格较高的“疗效不确切”药物的监控,防止这部分药品过度使用,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

其实,不止安徽,目前全国各省已陆续开展重点药品监控工作,严控“大处方”、“高价药”已成趋势。未来,各省重点监控药品的政策应当成为各药企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

附:安徽省2016年上半年重点药品监控目录

监控药品,药品监控,药品大品种

监控药品,药品监控,药品大品种

监控药品,药品监控,药品大品种

 

标签:
监控药品药品大品种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