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种植 > 正文

苦参高产栽培技术

2014-03-06 15:33:07    来源:网络转载

苦参,别名野槐,苦骨,地骨,山槐子等。以地下根供药用,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主治痢疾,黄疸,皮肤瘙痒,疮疡,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腹痛,烦燥发狂,心律不齐,急慢性肾炎等症。主产山西,河南,河北等省。

形态特征 为豆科落叶亚灌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背面有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花丝仅基部愈合;子房柄被细毛。荚果线形。种子3-7粒,黑色,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一、生长习性 苦参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栽培为好。低洼地,盐碱地,不易种植。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做成1.3米宽的高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苦参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株繁殖。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种子繁殖:播前先将苦参种子放入50℃左右的水中浸泡10—12小时。然后按行株距65×50厘米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2公斤。每穴放3—5粒种子。分株繁殖:将苦参芦头按芽眼多少切成数块;每块有芽眼2—3个,作为繁殖材料。待伤口愈合后,按行株距65×5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苦参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若规模种植应于苗前采用药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现蕾后,除留种株植外,应摘除花蕾,以防养份消耗。每年的立秋前后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冬季在畦面上撒施一层土杂肥。

五、病虫害防治 苦参病虫害较少,如发现,按常规方法防治。

六、收获与加工 苦参一般于栽后2—3年的立冬前后,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刨出地下根,去净泥土,去掉芦头,晒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300—500公斤。

标签:
苦参药材种植种植技术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