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鉴别 > 正文

瓦楞子的鉴别方法

2019-05-30 16:00:47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瓦楞子为蚶科动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贝壳,又名瓦屋子、瓦垄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蚶”。曰:“魁蛤生东海。正圆,两头空,表有文。采无时。”藏器曰:“坩生海中,壳如瓦屋。”李时珍曰:“魁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蚶味甘,故从甘。尚书卢钧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故名。

瓦楞子的鉴别方法

鉴别瓦楞子时,可通过其性状特征对其进行鉴别。其主要性状特征如下:

(1)毛蚶:略呈三角形或扇形,长4~5cm,高3~4cm。壳外面隆起,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壳顶突出,向内卷曲;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34条。壳内面平滑,白色,壳缘有与壳外面直楞相对应的凹陷,铰合部具小齿1列。质坚。气微,味淡。

(2)泥蚶:长2.5~4cm,高2~3cm。壳外面无棕褐色茸毛,放射肋18~21条,肋上有颗粒状突起。

(3)魁蚶:长7~9cm,高6~8cm。壳外面放射肋42~48条。

标签:
瓦楞子瓦楞子鉴别药材鉴别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