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甘肃首位国医大师周信有:96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上两次门诊

2017-11-21 14:46:29    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周信有放弃在北京的发展机会,举家西迁至甘肃,一待就是47年,将半生的时光献给了甘肃中医药事业。悬壶济世76载,诊治患者54.8万例,著书立说十余部,育得桃李3万人,奠定西北中医高等教育基础。今年5月,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局授予周信有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成为我省首位国医大师。11月15日,省政府召开甘肃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国医大师周信有,全国名中医王自立、刘宝厚、张士卿。

甘肃首位国医大师周信有:96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上两次门诊

勤学中医

妙手仁心名声日隆

1921年2月,周信有出生在山东牟平。15岁时,便投拜安东名医李景寰、顾德有门下,跟师侍诊,学习中医。新中国成立后,周信有先后参加辽宁省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集训班进行系统中医学习,随后进入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进一步研修中医。

1941年11月,周信有取得《汉医认许证》,开始自立门户、挂牌行医,时精通内科杂病及急症,屡起沉疴而名声日隆,1949年被公举为安东中医师公会会长,1952年创办安东市第一联合中医院,以善治内科疑难杂病而闻名遐迩。1960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于内经教研室,并承担临床工作,因精于脏腑气血辨证,善用复方多法治疗疑难杂病,故求诊者众多。

扎根甘肃47年

奠定西北中医高等教育基础

1970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且享有盛誉的周信有,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甘肃。临行前,很多人建议他先一个人去甘肃,日后再回北京和家人团聚。“一个大夫到哪里都是看病,甘肃的生活条件差、机会少,但那里更需要好大夫。”周信有抱着支援西北中医药事业、服务基层患者的信念,举家西迁,当时他最小的孩子还抱在怀里。从此扎根甘肃,至今已经47年。

1978年,参与筹建甘肃中医学院,任中医筹备组组长,积极选拔名医名师,打造了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学院建成后,他先后任内经、中基教研室主任及教务处长等职,积极制定中医药各专业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材,完善中医药教学体系,奠定了甘肃乃至西北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基础。

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年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4~6次,听众达6.8万余人次。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5年被甘肃中医药大学授予“特殊贡献奖”。

从坐诊东北到扎根西北,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行医到现在,周信有诊治的患者多达54.8万人次。时至今日,享受国务院津贴、誉满杏林、96岁高龄的他毅然坚守在基层医疗岗位,不仅坚持每周上两次门诊,而且还经常参加义诊活动,为前来求医的患者耐心诊治。

在他的心目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为患者服务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解除患者痛苦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不论贫富贵贱,凡投诊其门下的病患他均能一视同仁,竭尽全力予以悉心诊断治疗。

著书立说

育得桃李3万人

76年来,周信有先后培养学生3万余人,他们已成为甘肃乃至全国医疗、教学、科研岗位的骨干力量,其中王道坤、郭霞珍、李金田、郭义等佼佼者已成为学界名家。作为学术带头人,他指导中医学科培养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生347名。作为全国第一、二批和甘肃省第一至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承担师带徒和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培养出何建成、申秀云等140余名国家级、省级学术继承人和弟子,举办学术传承班12期,参加者1800余人次。

周信有精研《内经》,是内经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内经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有其独到见解,强调治疗应“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被誉为西北内经泰斗。其参编出版的《内经讲义》、《中医内科急症证治》,独著《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内经精义(修订版)》,主编的《决生死秘要(修订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信有》,发表的《病机十九条临证辨析》《肝病辨治刍言》《胃与肾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治运用》等著作、论文完美地阐述了他的观点论述和独到见解。

仁术勤和,玉汝于成。国医大师,誉满杏林。

标签:
国医大师中医教育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最新供应
查看更多
最新求购
查看更多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