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法规 1、深圳“新医改”启动:挑战药品招标采购。今年医改的重头戏“医药分开”改革正在各地纷纷推开。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广东省深圳市另辟蹊径,除了同样提高诊疗费以弥补药品零加成带来的医院减收,更把矛头指向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出公立医院集团式采购、药品“厂院直销”等创新做法。按照新医改的进程,深圳市宣布年底以前全面取消药品加成;5月出台的《深圳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实施方案》,更明确规定将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改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建立允许患者使用外购药品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2、“中医药法”年内出台无望。继5月底《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后,6月中旬“中医药法”立法也受外界关注,这是国家层面的首部规范中医、中药的法律,业界认为,该发的制定将会让国家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目标得到落实。不过记者日前了解到,去年底《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下称《草案送审稿》)已经送交国务院法制办,但由于社会对中医药立法存在巨大争议,全国人大层面的尚未完成,原计划要在今年制定完毕并实施的“中医药法”,年内出台无望。虽然“中医药法”具体的出台时间表尚不明确,但中医药产业界已经将该法视为行业利好,认为正式法律规范的建立将会促进中医医疗、中药产业更多地被市场接受,尤其对中药产业“走出去”助力更多。 二、行业动态 1、2015版中国药典将大幅收纳药用辅料 数量翻三倍。毒胶囊事件折射出药用辅料行业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促发行业集体反思。昨日在广州召开的2012国际药物制剂与药用辅料发展论坛上,全国药用辅料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宋民宪对记者表示,国家已经在逐步加快药用辅料各项法规制定的速度和步伐。据介绍,2015版药典将会把药用辅料的数量增加到400种左右。而2005版药典中只收录了71个辅料品种,2010版药典则为130种。另外,2010版中国药典在增加药用辅料品种的同时,首次把对药用辅料的通用要求放到附录中,同时对药用辅料标准的总体要求大幅提高。而在此基础上,2015版中国药典还可能将药用辅料单独编制成册。此外,据介绍,在制度方面,国家药监局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药用辅料管理制度,准备对药用辅料实行备案制度。而药用辅料专业委员会也已经开始试点第三方审计工作,这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 2、库存见底三七价格再度飙涨 药企忙建生产基地。专家预测,今年三七总产量将达8500吨以上,但现在距离产新还有3个月,说价格大幅下调还为时尚早。6月以来,三七价格“高温”不退,上市公司中涉及三七的天士力、云南白药、康美药业股价也纷纷上扬。三七价格过度上涨使得市场上出面鱼目混珠的病七。中药材天地网信息显示,近期市面上出面的新货多为产地七农赶行情起挖的病七,使得不断走高的行情得以缓解出现回调。而下游企业也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有实力的药企不约而同地到三七主产地云南文山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公开资料显示,天士力是国内第一家到文山市投资三七种植业的制药企业。从2010年起,天津天士力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云南天士力三七种植有限公司出资1.36亿元,拟用7年时间(2010年至2016年)建设三七良种育苗基地1080亩、三七生产基地5400亩,项目建设达到设计目标后将年产优质三七450吨、储备三七药材100吨。2010年3月,白云山和黄中药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人民政府草签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在云南文山州进行万亩三七GAP产业化示范基地文山白云山和黄中药三七GAP产业化基地建设。 3、未来5年或是医疗行业最佳投资。"医疗健康行业是整个中国投资行业里相对来说最稳健的一个,并且将保持良好的增长。"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清科"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高峰论坛"上,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认为,2012年的新医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医疗,将给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据清科研究中心当日发布的《2012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趋势展望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案例数与投资金额创下历年新高,共披露158起投资案例,案例数稍高于2010年。涉及投资金额累计达41.37亿美元,这一金额几乎与2006~2010年的累积投资金额相当。而从2011年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二级行业分布来看,医药行业发生的投资案例数达到92起,占比达到59%,较之前的年度医药行业投资案例数占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涉及金额达36.47亿美元,是最受VC/PE青睐的医疗健康二级行业。跟随其后的二级行业包括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生物工程等。 4、多家企业中药材生产项目获国家扶持。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20日发布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中药材生产项目的公示。49家公司获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扶持,其中包括中国医药 (600056)、同仁堂 (600085)、丽珠集团 (000513)、太极集团 (600129)等A股上市公司;8家公司获濒危稀缺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扶持,其中包括片仔癀 (600436)、奇正藏药 (002287)两家A股上市公司;3家公司获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建设项目扶持,分别是九州通 (600998)、仁和药业 (000650)控股股东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康美药业 (600518)全资子公司康美甘肃西部中药城有限公司。工信部表示,上述扶持项目是在《2012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印发后,由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按照指南要求展开筛选,工信部组织专家复审后确定的。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前了解到,工信部“十二五 ”期间将扩大中药材生产扶持资金规模,支持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发展,并将重点扶持中药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创新中药和中药保健品所需70种最常用大宗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30种常用稀缺濒危药材的家种家养,提高药材质量,保障生产供应。 5、国内首家铁皮石斛科普馆亮相长沙。说到铁皮石斛,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在中药材市场上,它的身价可一点都不逊于大家熟悉的冬虫夏草,目前其鲜品价格每公斤在3000元以上,干品价格在海外市场每公斤高达3000-5000美元甚至上万美元。昨日,国内首家以珍稀濒危药材铁皮石斛为内容的主题科普馆在长沙市贺龙体育场附近对外开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宣布开馆。这也意味着铁皮石斛在湖南产业化种植成功后,开始启动产品上市和健康消费市场,未来五年内有望形成年销售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湖南力争在五年内基本形成完整的铁皮石斛产业链,形成一个年销售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实现农民增收20亿元。目前,作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基地公司,已投资6000万元在长沙县建立了年产3000万株种苗的快繁工厂,今年初又启动了开慧镇千亩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6、代加工使GMP形同虚设 广东13家中药饮片厂停产整顿。6月15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下称“广州市食药局”)在“三打两建”专项活动上透露,自2011年来广州市食药局强化监督中药材市场和中药饮片质量,去年至今有10家广州中药饮片企业因违反相关规定而被收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下称“GMP”)证书。而《第一财经日报》查询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广东食药局”)官网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上旬,全省已有1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因为违规而被广东食药局收回GMP证书。广州市食药局副局长林勇胜告诉本报,虽然中药饮片生产实行GMP强制认证,但与制剂生产企业相比,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不按法定炮制方法进行生产甚至外购饮片进行分包装,不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饮片成品实施批批检验等现象时有发生。 7、台湾特有保健品有望申报进入大陆。作为第四届“海峡论坛”配套活动之一,2012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17日至18日在厦举办。两岸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知名人士以及中医爱好者250余人参会,其中台湾与会者150余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中心主任王承德说,厦门中药厂、鹭燕集团同台湾胜昌制药厂、正光制药厂、万国制药厂等企业,就代理台方解酒、减肥、降脂产品在大陆的保健品注册和销售达成合作意向,双方着手筛选3-5个台湾特有的产品进行申报。目前,筛选出的保健品已经进入申报环节。今年,台湾中药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筹划在厦门投资建设饮片加工厂,已同厦门海沧区进行了沟通。 8、我国中药材流通追溯试点工作正式启动。6月18日下午,随着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操作电脑,河北省巨鹿县首批金银花产地二维码身份标签正式产生,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及巨鹿县政府领导亲自将标签装入金银花包装袋中并进行了封装。这标志着中药材流通追溯巨鹿产地试点开始,也是我国中药材流通追溯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国中药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2010年承担商务部《中药材流通编码标准》的编制工作,组织中药、编码、物流、信息、管理、物联网等跨行业专家编制完成《中药材流通编码标准》,并开发基于全国统一编码的中药材流通追溯系统(以下简称中药材流通追溯系统),今年4月在安徽、河北相关产地市场进行实地测试。 9、重庆开县多模式发展中药材效益农业。近日从重庆市开县获悉,该县以公司创建基地为主、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以“公司+基地,大户自建基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公司+土地入股”等模式发展中药材效益农业,形成中药材生产经济特色化和种植规模化的良好态势。该县近年来抢抓中医药大县成功创建机遇,借助县内中药材优势资源,把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富民工程。全县完成种植中药材总面积45万亩,总产量8.7万吨,其中木香、玄胡被定为国家级生产基地,黄连 、杜仲被定为市级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康百佳药材有限公司等中药材龙头企业4家,种植规模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2户,500亩以上的23户,100亩以上的684户,中药材年产值达6.52亿元。 10、海南省将建国家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6月19日上午,海南省召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黄璐琦出席会议并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支持海南借此次普查试点工作之机,建设国家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以及辐射华南地区的中药材种质种苗管理基地。黄璐琦说,要以普查工作为契机,在国家层面建设和整合共享的中药资源数据库,种质资源库等技术平台。同时要建设好资源监测和信息服务平台,为中药资源科学研究,国家中药产业发展布局,中药国际贸易政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