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云白药中不可或缺的“重楼 ”,还是“雪上一枝蒿”,在禄劝县境内都采集到。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禄劝有中药材2000多种,是昆滇中药材传统产区和道地产区,其中草乌 、附子 等特色品种还逐渐形成种植规模,中药材产业正呈蓄势待发之势。 据此,禄劝县因势利导,拟出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十二五”中药材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准备将其培育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并在2010年,把“云龙水库水源区优质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项目列为“富民强县科技示范工程”,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议事日程来抓,写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 云南省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是我省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特色生物产业。禄劝县作为云南省中药材传统产区和道地产区,草乌 、雪上一枝蒿、半夏 、川芎 、灯盏花 、岩陀等一批传统中药材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09年,还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20个“云药之乡”之一 为扩大禄劝中药材产业规模,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禄劝县委托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于2010年编制了上述《规划》,并提出:到2015年,禄劝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实现产值2亿元,产业水平居滇中地区前列,成为云南省重要的中药材产业基地。 截至2010年,禄劝县已经种植中药材12500亩,与2005年相比,年增加43.7%,产值7172万元,禄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尽管禄劝县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种植规模小,加工水平低,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同时,道地药材产地认证及GAP认证工作滞后,目前该县还未形成知名品牌,对外地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产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我们将根据根据品种的适宜性和禄劝县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引导相关乡镇规模化布局种植。” 禄劝县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中药材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因为其不仅可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功能,更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生态的保健品和食品的功能。现禄劝已完成撒营盘镇、云龙、団街等8个乡镇的草乌 、附子 、当归 等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同时,还引进了昆明中至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云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禄劝中药材的发展。 禄劝县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强化中药材龙头企业与市场的对接,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促其做大做强,通过3—5年时间,在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材销售领域培育出2—3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此外,通过强化市场信息建设,提高生产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以利益为纽带,实行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管理模式,把分散的小型生产经营企业(户)有效连接起来,形成联合体,实现中药材生产、加工、经营从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