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鉴别 > 正文

“鉴别要点”快速辨别鹿衔草的品类

2017-05-16 17:06:43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鹿衔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其性味甘苦,温。具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止血的功能。用于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等病症;是我国传统少常用中药。根据《中国药典》对鹿衔草的来源,其正品可分为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此两者虽在其功效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来源、产地分布及性状竟有所不同,然而其质量的不同,在市场上相应的价格也有差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需注意区分。下面本文就其介绍下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之间的区别和鉴别技术要点。

“鉴别要点”快速辨别鹿衔草的品类

一、来源区别

1、鹿蹄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 L的全草。

2、普通鹿蹄草: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的全草。

二、产地与分布区别

1、鹿蹄草:主产于安徽、浙江、贵州、陕西等省,此外,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亦有分布。

2、普通鹿蹄草:主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此外,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亦有分布。

三、快速鉴别

1、鹿蹄草:全草长12~25cm或更长,全体无毛。茎很短,根状茎细长,近圆柱形,稍具棱条并有细纵皱纹,红棕色或紫棕色,微具光泽。基生叶数片,具长叶柄,略弯曲,叶柄扁平向中央凹入;叶薄革质,全缘或有疏锯齿,紫红色或棕绿色。偶可见花葶,总状花序顶生棕色花,蒴果扁球形棕褐色。气微,味淡微苦。

2、普通鹿蹄草:较上种粗壮,挺立而长,14~30cm,全体无毛、棕绿色或浅红棕色。叶柄较上种粗而直立,叶片较上种大,草质较厚,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先端钝尖具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而下延。花序较上种粗而硬挺,具5~8朵棕色花或扁球形蒴果。

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在少数地区当鹿衔草使用。如:短柱鹿蹄草Pyrola minor L、长叶鹿蹄草P.eleantala H.Andres、圆叶鹿蹄草P.rotundifolia L、肾叶鹿蹄草D.renifoIla Maxim等等。

四、鉴别要点

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两者相似,仅后者较前者粗壮挺直而长,叶柄粗而直,叶片较大、花葶略粗,具5~8朵小花或扁球形蒴果,两者同等入药。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