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半夏与不同辅料的炮制方法,功效大不同

2018-02-06 17:17:37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半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是温化寒痰之要药,也是止呕的要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半夏功效作用虽大,但半夏生品有毒,不宜内服,多作外用,如需入药内服,必须经炮制加工,而半夏的炮制方法相对较多,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其功效也大不同,例如:白矾制成的清半夏更长于燥湿化痰;生姜与白矾制成姜半夏更偏于降逆止呕;生石灰、甘草制成法半夏后更善和胃燥湿;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半夏入药。那么,半夏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呢?不同辅料炮制的半夏有何不同功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半夏的炮制方法

1.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水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半夏每100kg用白矾20kg。

12

3.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半夏每100kg,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4.法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人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用时捣碎。半夏每100kg,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操作时,生半夏加清水浸泡过程中,当水面起泡沫宜加2%白矾泡至合度为止。法半夏用甘草、石灰液浸泡,溶液pH值保持在12以上,如下降时,可补加适量生石灰粉调节。

13

二、半夏的炮制作用

1.半夏:生品有毒,能戟人咽喉,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一般不宜内服,多作外用,但可随方入煎剂使用,而不宜入丸散剂使用。生用以化痰止咳,消肿散结为主,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等。

2.清半夏:经白矾水浸漂或煮后,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结,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咯吐不出等;

3.姜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善于止呕,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喉痹、瘰疬等证;

4.法半夏:经甘草、石灰水制后,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用于寒痰,湿痰,胃有痰浊不得卧等。亦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

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

三、半夏炮制的临床应用

1.生用

(1)疮痈肿毒:常将生半夏末,与鸡子白调涂患处,具有消痈排脓的作用,用于外疡痈疽肿毒、乳痈等症,如治痈疽发背及乳疮方(《肘后》);若与天南星、草乌尖、狼毒同用,具有提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痈疽肿硬,厚如牛皮,按之疼痛,如四虎散(《仁斋直指》)。

(2)局部麻醉:常与生南星、川乌尖、草乌尖等同用,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外科手术前局部麻醉,如外敷麻药(《外科大成》)。

(3)急慢惊风:常与皂角为末,用少许,吹人鼻,立醒。用于小儿急慢惊风,昏迷不省,牙关紧急,如嚏凉散(《直指小儿方》)。

(4)寒痰咳嗽:常与生附子同用,具有温化寒痰的作用,用于寒痰咳嗽,如二生汤(《济生方》);若与川贝母、生姜汁同用,用于痰多咳嗽,如半贝丸(《格言联璧》)。

(5)甲状腺肿瘤:常用生半夏10克,随证加味,水煎服,可治疗甲状腺肿瘤。

2.制用

(1)制半夏

①湿痰咳嗽:常与陈皮、炙甘草、茯苓等同用,具有燥湿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湿痰内阻,脾胃不和,胸脘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如二陈汤(《局方》);若与熟苍术、白茯苓、厚朴等同用,用于食积咳嗽,五更为甚,胸脘满闷,如二陈平胃散(《症因脉治》)。

②痰热内结:常与瓜萎仁、黄芩(酒炒)、胆南星等同用,具有化痰散结的作用,用于痰热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黏,如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③口眼斜:常与白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具有祛风化痰的作用,用于风痰痹阻经络,口眼斜,仪容不正,如正容汤(《瑶函》)。

④气郁痰结:常与厚朴、赤茯苓、紫苏叶等同用,具有行气散结,化痰利咽的作用,用于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如半夏散(《圣惠方》);若与射干、牛蒡子、杏仁等同用,用于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如半夏散(《圣惠方》);若与陈皮、苏梗、厚朴等同用,用于忧思郁怒,气结痰凝,胸腹胀痛,痛引心背,如二陈四七汤(《症因脉治》);若与大黄、礞石(煅)、黄芩(酒炒)等同用,用于上焦郁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烦躁,咽喉噎塞吐不出,咽不下,如鲠状,如清火豁痰丸(《古今医鉴》)。

(2)姜半夏

①痰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用于寒邪客胃,痰饮中阻,呕吐清水或痰涎,如小半夏汤(《金匮》);若与苍术(土炒)、白术(土炒)、陈皮等同用,用于呕吐清水如注,如二术二陈汤(《古今医统》);若与陈皮、人参、大腹皮等同用,用于脚气上攻,心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不止,如半夏散(《妇人》)。

②胸膈痞满:常与柴胡、川连、桔梗等同用,具有清热化痰,宽胸开膈的作用,用于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如柴胡陷胸汤(《通俗伤寒论》);若与藿香叶、丁香同用,用于胸膈有痰,脾胃冷积噫醋吞酸,不思饮食,如藿香半夏丸(《总录》)。

③痫证:常与明天麻、川贝母、全蝎等同用,具有涤痰息风的作用,用于痰热内扰,小儿痫证,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则瘛疭抽掣,目斜口,痰涎直流,叫喊作声。亦可用于癫狂,如定痫丸(《医学心悟》);若与麦门冬、川芎、远志等同用,用于痫病,突然晕倒,身软咬牙,吐涎沫,不省人事,醒后外观如常人,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若与白附子、南星(姜制)、黄连(炒)等同用,用于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软,如清心导痰丸(《医学纲目》)。

④喉痹、瘰疬:常与硼砂、乳香、轻粉等同用,具有宣痹散结的作用,用于寒气客于少阴,咽痛喉痹,或痰瘀交凝,结于颈项的瘰疬结核,如香药丸(《普济方》)。

(3)法半夏

①胃脘满闷:常与砂仁、白术(麸炒)、茯苓等同用,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用于胃寒气滞,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如香砂养胃丸(《中国药典》)。

②风痰壅盛:常与天麻、防风、天竺黄等同用,具有化痰息风的作用,用于小儿风痰壅盛,惊风,高热抽搐,牙关紧闭,烦躁不安,如牛黄镇惊丸(《中药制剂手册》)。

③卒中:常与制南星、木香、石菖蒲等同用,具有化痰开窍的作用,用于卒中,如摄生饮(《幼幼》);若与香薷、扁豆、黄芩等同用,用于小儿夏季受热,昏迷不醒,身热口干,小便赤黄,如解暑汤(《揣摩有得集》);若与僵蚕、南星、白附子等同用,用于羊痫风,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神志不清,如断痫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4)清半夏

①蚰蜒黄:常与射干、升麻、炙甘草等同用,用于蚰蜒黄,喉中似噎,喘息不调,四肢疼闷,言语不正,水米难下,如半夏散(《圣惠方》)。

②癖黄:常与大黄、前胡、槟榔等同用,用于癖黄,腹下满痛,身体发黄,如半夏散(《圣惠方》)。

③妊娠恶阻:常与净青黛、赤石脂、蜂蜜同用,具有降逆止呕的作用,用于妊娠恶阻,如安胃饮(《参西录》)。

④痰饮:常与龙眼肉、酸枣仁、生龙骨等同用,具有补血安神,燥湿化痰的作用,用于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如安魂汤(《参西录》)。

 

标签:
半夏半夏炮制辅料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