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材炮制 > 正文

木瓜的炮制方法 现今以蒸制品为主

2017-11-06 18:30:28    来源:康美中药网整理

木瓜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也是常用抗风湿之要药,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木瓜的炮制方法,在古代比较多,但以辅料制法为主要。现今,木瓜的炮制品较单一,《中国药典》只要求洗净润透或蒸透趁热切片,《全国炮制规范》仅要求洗净蒸透趁热切片。在古今炮制方法中,其中蒸制法的炮制程度各有差异,古法要求蒸至“如膏煎”、“蒸烂”、“蒸熟”,或者与辅料共蒸烂;现代则要求蒸软,便于切片。可见现代蒸制的目的与古法不同。那么,木瓜的炮制方法是怎样炮制的呢?不同炮制又有何炮制意义与临床应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木瓜的古代炮制方法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乳汁拌蒸(《雷公》)的方法。宋代有硫黄青盐制、盐蜜制、蒸制(《圣惠方》),硇砂制、艾制(《博济》),焙制(《总录》),米盐制、童便酒制(《三因》),酒浸焙干(《朱氏》)等炮制方法。明代有辰砂附子制(《奇效》)、酒洗(《回春》)、炒(《启玄》)等方法。清代用络石藤制(《霍乱》)、姜制(《治裁》)、酒炒(《医醇》)等炮制方法。

二、木瓜的现代炮制方法

1.木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或蒸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炒木瓜:取净木瓜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三、木瓜的炮制性状

1.木瓜:呈类月牙形薄片,长4~8cm,宽0.7~2.5cm,厚1mm。表面棕红色或红棕色,凹陷部呈棕黄色;周边果皮红色或棕红色,有皱纹;质脆,易折断;气微,味酸微涩。

2.炒木瓜:表面黯棕色,有焦斑,味稍酸涩。

四、木瓜的炮制意义

1.木瓜:味酸,性温。归肝经、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能。木瓜经水润或蒸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软化药材,便于切片,其作用基本相同,偏于舒筋除痹。用于湿邪痹阻经络、筋骨、肌肉所致的筋脉拘挛,关节不利,腰膝酸痛无力,脚气等。

2.炒木瓜:酸味减弱,偏于和胃化湿,亦能舒筋,多用于呕吐、泄泻、转筋。

五、木瓜不同炮制在临床的应用

1.生用或蒸用

(1)风湿痹痛:用本品与乳香、没药,蒸熟研膏,入生地黄汁,酒送服,治湿痹项强筋急,不能转侧,如木瓜煎(《御药院方》)。亦可与附子(炮,去皮脐)、牛膝(酒浸一宿,焙)、五加皮、薏苡仁等配伍,治寒湿相搏,筋骨疼痛,行步艰难,夜多小便,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如木瓜丸(《杨氏家藏方》)。

(2)脚气:常与紫苏、吴茱萸、槟榔、陈皮等配伍,用于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或麻木冷痛等证,有逐湿通络,调气舒筋的作用,如鸡鸣散(《朱氏集验方》)。若用于干脚气,证见足胫不肿,反日渐消瘦,麻木酸痛,饮食减少,时作干呕,大便秘结,小便赤短,则常与黄柏、知母、牛膝、苡仁并四物汤合用,有和营活血,利湿清热之效(《中医内科学讲义》)。若与大腹皮、羌活、紫苏、木香配伍,可用于脚气冲心,胸膈痞滞,烦闷,如木瓜散(《传家秘宝方》)。

2.炒用

(1)吐泻转筋:炒用或蒸用均可。本品与藿香、砂仁、半夏、扁豆、厚朴等配伍,用于夏月饮食失调,湿伤脾胃,突作呕吐下利,胸膈痞满,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之效。若配吴茱萸、茴香、紫苏、炙甘草、生姜,可治吐泻不已,转筋胸闷,具有化湿和中,舒筋止痉作用。

(2)血虚转筋:由于本品能柔肝舒筋,若与当归、白芍、熟地、知母等补血滋阴药同用,可治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而致的肌肉抽搐,腓肠肌痉挛。

(3)赤白痢疾:可与车前子、罂粟壳等分为末,米饮调下,用于赤白痢疾,日久不愈,具有化湿和中,涩肠止痢的功效。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木瓜的炮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吧!目前,用于临床的木瓜实际上主要为蒸木瓜,部分地区用生木瓜,炒木瓜基本上不生产。

 

标签:
木瓜木瓜炮制中药炮制
横幅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为您推荐

热门新闻

右侧乡村振兴
您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过低,在本页面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升级到 Internet Explorer 8 以上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Safari /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