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又名白云母、云母石,为较少常用的矿物中药,系单斜晶系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Muscovite的矿石。云母的炮制方法始见于东汉《金匮要略》。由于云母质韧不易打碎,不利于粉碎与发挥疗效,历代医学家对其进行了辅料和采用数种不同的炮制方法研究,自古代就有烧制、地黄汁制、煅制、炼粉等多种炮制法,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沿用生用、醋淬、煅制等炮制法,其中以煅制法为最佳。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云母古今的炮制方法与现代炮制研究。 一、古代炮制方法 汉、唐时代多用烧、煅,如“烧二日夜”(《金匮》);“烧之令赤”(《千金方》)。此法后世一直沿用。南北朝有小地担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黄汁制(《雷公》)。宋代有“用盐花同捣如麦皮止”的制法,还有炼粉法:八九月间取云母,以矾石拌匀,入瓦罐内封口,三伏时则自柔软,去矾,次日取百草头上露水渍之,百日,韦囊挺而为粉(《胡演升炼丹药秘诀》)。 云母质韧难捣,明代李时珍总结云:“书道言盐汤煮云母可以为粉”(《纲目》)。清代有:“选白莹者擘薄片,取雨水或流水渍去沙土,更以秋露渍数十日,同露煮七日夜,磨令极细,撚指无复光明者,乃可用之”(《逢原》)的记载。 二、现代炮制方法 1、云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砸成薄片。 2、煅云母:取净云母石,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到红透,取出,放凉,碾碎。 3、醋淬云母:取云母石,置耐火容器内,煅至红透以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云母每100kg用醋20kg。
三、炮制品性状 1、云母:为不规则片状,薄片可层层剥离,多呈白色,亦有无色,绿色或带黄褐色、黑色等色调,含铁多时,颜色加深。具玻璃样光泽。薄片光滑透明,具弹性,质韧(硬度2~3),不易打碎。 2、煅云母:为不规则片状,颜色变暗,为灰白色粉末,易破碎,失去光泽。 3、醋云母:为不规则片状,颜色变暗,为灰白色粉末,易破碎,失去光泽,稍带醋气。 四、炮制作用 云母性味甘、平。归肺经、脾经、膀胱经。具有纳气,安神镇惊,敛疮,止血,泄湿,除疟的功能。 1、云母:临床一般不生用,生品仅在少数古籍中成药某些特殊要求时选用。 2、煅云母:煅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用于虚喘,眩晕,惊悸,癫痫,寒疟,久痢,金疮出血,痈疽疮毒。 五、现代炮制研究 云母通式可写成KM2-3,化学式中的M在白云母为Al3+,在金云母为Mgz+,在黑云母为(Mg,Fe)”等,在锂云母为Lil+ Al3+;药用云母主要为白云母。各种云母的主要X射线衍射线特征煅制品与生品未见变化。云母中可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也随形成条件不同而有量比变化。甚至在同一样品的不同部位,因混入物分布不均匀,成分也有变化。据实验主要成分在煅制前后无明显变化;微量成分,如Pb、Zn、Cu、Cr等,因在样品的共存矿物组分中分布不均匀,生、煅样品相比变化较明显。 生、煅样品的散剂溶解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煅法虽未能引起云母有物相变化,水云母则有变化。以致煅云母主要成分硅、铝的碱溶大大超过了生云母。煅用对某些处方是必要的。 实验样品研究表明,即使从经验鉴别看已属于白云母,仍可共存黏土矿物等。而且,宽0.5cm的样品,表面与内部受热也不均一。古代炮制要求“烧二日夜”是有道理的。按验方需煅后用时,短时间内煅透的办法应是揭成薄片再煅。
|